這家店名叫做“滄海居”的餐館,居然是主打粵菜。
平陽市的飯店餐館雖多,但大多主打川菜。也有一部分主打魯菜、東北菜和本地特色菜的。主打粵菜的飯店,黎安倒也知道兩家,不過那兩家都是大酒店,走的是高檔路線,主營海鮮菜品,動不動就是鮑魚、海參、魚翅、龍蝦什麼的,貴的要死。像滄海居這麼小的粵菜館,還真是比較少見。
粵菜的口味比較清淡,講究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突出的是一個鮮字。這家粵菜館雖然不大,但菜卻做的很地道。
兩人點了三菜一湯,要了兩碗米飯,邊吃邊聊,非常盡興。吃到差不多一半的時候,黎安借口到吧台給菊花茶續水,搶先付了帳。等苗渺發現時,負責在吧台收銀的老板娘已經收了黎安付的錢,並給他找好了零錢。女孩堅持再三無果,最後隻好作罷了。
可能是因為被黎安搶先付了賬單的關係,返回座位後,女孩的情緒有點低落。
黎安笑著幫苗渺重新倒了一杯菊花茶,又把自己的杯子也添滿,然後很正式的舉杯,為剛剛見麵還不到一小時的女孩餞行祝福:“苗渺,雖說我們今天才見麵,但是在網上我們卻是神交已久了。而且我從來不覺得友情真不真、深不深,跟兩個人認識了多久有什麼必然的關係……不管怎麼說,你馬上就要去北京工作了,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就算是提前為你餞行吧!希望你能早日放下那些包袱,輕輕鬆鬆地、快快樂樂地去迎接屬於你的新工作和新生活。祝你一路順風!幹杯!”
“謝謝你,黎安。幹杯!”女孩鄭重的舉起茶杯,同黎安輕輕碰了一下。
一餐飯吃了一個小時多一點點。下午1點03分,黎安和苗渺一起走出了滄海居。
苗渺下午還要上班,黎安陪著她一邊散步,一邊往青雲賓館的方向走。其實不過兩、三百米的路程,很快就到了。
青雲賓館大門外,一路默默無語的苗渺忽然停下步子回頭問黎安:“聽好多人說,想要走出一段失敗的感情,最快、最好的辦法就是馬上開始一段新的感情。那是真的麼?”
黎安愣了一下,認真想了半天才回答:“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苗渺。感情的事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不過,如果是我的話,在沒有結束上一段感情之前,很難想象自己能真正開始一段新的感情。嗯,就算勉強開始了,我估計自己也會忍不住經常拿現在同以前做比較的。這樣對後來的人其實是很不公平的。也很難得到一個好的結果。畢竟,沒有誰會願意被別人拿來做比較,甚至做別人的代替品的,不是麼?”
“聽你這樣一說,好像也蠻有道理的。”苗渺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好吧,不管怎樣,謝謝你黎安。本來說好今天是我請客的,卻被你搶險付賬了。記得以後如果有機會一起吃飯的話,一定要讓我付賬哦。”說完衝黎安微微一笑,揮揮手獨自走進了賓館的大門。
黎安一直站在門外,遠遠的看著她,直到女孩步履鏗鏘的背影消失在賓館大堂的旋轉玻璃門後才轉身離開。
兩個星期後,深夜時分,依舊孤枕難眠的黎安又一次百無聊賴的登上QQ。他習慣性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好友列表,忽然發現,苗渺的昵稱已經從“緣去如風”改成了“喵喵”,一時間不由感慨良多——苗渺終於告別過去,投入到全新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了。那自己呢?黎安呆呆看著QQ上茉莉顯示為離線狀態的灰色頭像,沉默無語。夜色深沉,雖遠隔千裏,思念卻已泛濫成災。
黎安在電腦前呆坐了一會兒,幹脆關掉電腦,返回了宿舍。關上燈,躺在床上,黎安摸出手機,看看時間,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猶豫了一下,他還是習慣性的給遠在上海的茉莉發了一條短信:“茉莉,我又想你了,今天特別的想。晚安!”
千裏之外,在被稱為“魔都”的不夜之城上海,第一次真正離開父母遠走他鄉的茉莉也正在充斥著七彩燈光的夜色下,思念著遠方的家鄉和親人。
三個多月前,茉莉和梁燕一到上海,還沒來得及好好領略一下國際化大都市的風采,就同其他陸續趕來報道的“新人”一起,被集中起來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封閉式崗前培訓,然後就被分派到了華碩(上海)公司一家電子工廠的流水線上。
這家電子工廠主要是生產筆記本電腦的,必要時稍加改造就可以轉產別的電子產品。生產流水線滿負荷運轉時工人需要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作業,但一般情況下,流水線每天隻運轉16個小時,工人則是兩班倒。
電子工廠的廠區很大,坐落在一個占地廣闊,可以稱之為巨大,但相對封閉的電子工業園區內。園區內有很多工廠,也有配套的生活區和娛樂區,從工廠為內部職工提供的職工寢室、職工食堂,到條件更好、租金更貴的公寓樓、各色餐廳,再到派出所、銀行、網吧、郵局甚至舞廳、酒吧,可謂麻雀雖小但五髒俱全。園區裏的工廠大多都是生產電子產品的。從電腦、手機、MP3播放器、各類家電、汽車的遙控器等成品,到各種各樣的集成電路板、電容、電子零件等半成品,應有盡有。
園區內的工人大多是內陸欠發達省份到上海打工的“外鄉人”。隻有極少數中、高級管理人員是上海本地人。當然,也有一些是說著台式普通話或者閩南話的“台灣同胞”。
園區本身的管理就很嚴格,進出都需要過門禁。工廠的管理就更嚴格了。從分秒必爭的打卡簽到考勤,到嚴格限製單次時長和次數的如廁報告製度,都讓茉莉一時間很不適應。最讓茉莉失望的是,她根本學不到自己迫切想要了解的東西。
流水線上的工作崗位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對於每個具體的工作崗位來說,其工作內容幾乎是一成不變的。雖說崗前培訓的時候也泛泛的講了一些關於計算機硬件及其製造工藝的基礎性常識,但培訓的重點終究還是每一個具體工作崗位上的工作內容、標準要求、操作規程和工作紀律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流水線上的一般工人就很難有機會去了解產品的整個生產工藝和流程了。當然,對於製造商來說,也沒有必要讓流水線上的工人了解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