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交鋒賈詡(2 / 2)

曹操心知已是騙不過了,訕笑一聲問道:“不知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賈詡陰沉的眸子裏閃過一抹睿智:“陛下與陳留王年少,即便是換上了士兵服,依然褪不去稚氣。兩個明顯有著稚氣之人,不可能是軍中將領,卻偏生先於眾兵士行於前列,這可不是正常現象。”

聽到賈詡的分析,曹操已經明白自己的伎倆已經徹底被對方看透,暗歎之餘,曹操不由得轉過身對一旁的張楊歎道:“稚叔啊,你的擔心還是應驗了。”

看到曹操的動作,賈詡的眼睛微微一眯:眼前的曹操給他的感覺就已經屬於睿智之人了,沒想這種情況,他還反倒向另一人做出一副佩服的模樣。如此說來,他說麵對之人,實力絕對不在他之下。再看曹操麵向的人,正是自己之前多看了一眼的人,賈詡更加覺得自己最初的感覺不假。若是今後為敵,此人一定就是勁敵。

“在下賈詡賈文和,不知這位是……”賈詡的目光望著張楊,等待張楊的答複。

聽到賈詡的自我介紹,張楊心中微微一驚,不想自己的計劃終究還是失敗了。在這裏遇到了賈詡,隻怕是董卓也就離自己不遠了。仔細打量了一下賈詡身後的兵士,張楊心中已是猜到幾分賈詡的處境。

這賈詡可是三國曆史上絕對不能忽視的人物。按照曆史的進度,正是這賈詡在董卓身死之後,向李催和郭汜獻出反攻長安之計,更是在之後張繡與曹操的戰鬥中,數度獻計張繡打敗曹操,更是在投降曹操之後,受到曹操的重用。計謀之上若是要比狠毒,這賈詡絕對是當仁不讓的第一毒士。

“下軍校尉張楊、張稚叔。久仰賈文和之名,今日得見,楊三生有幸。”張楊亦是自我介紹一番,然後說道,“方才楊掃視了一眼文和兄的人馬,恐怕是董……董刺史的先鋒軍吧。楊以為,董刺史如今已經在趕往此地的路上,可對?陛下的喬裝騙過不少人,卻騙不過文和,楊真是佩服。”

賈詡暗暗一驚:雖說張楊所說的先鋒表麵看來不準確,可是實際上還真是有先鋒的性質。一旦發現少帝的行蹤,隻需攔住少帝,待董卓大軍趕到即可。

這張楊已然看出自己可能的企圖,卻沒有急於離開,在這種無論怎麼逃都不可能快過董卓的大軍的情況下,張楊不選擇逃跑,要麼是笨到家了,要麼就是絕對的聰明。這張楊絕對是後者。因此,賈詡的心中不由得將張楊放在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笑望著攔住去路的賈詡,張楊也不再和賈詡言語,片刻後打馬返身來到少帝麵前。

“陛下,如今喬裝之計已然被識破,再喬裝下去已是無用,不如便換回之前的衣服吧。”張楊口中叫著陛下,眼神的方向卻是望著陳留王。

陳留王望著張楊望來的眼神,心中沒來由地一慌,不由得低下頭不敢與張楊的目光對視。片刻後,許是想到了自己陳留王的身份,他又複抬起目光,目光掃在張楊的鎧甲上沉聲道:“既如此,我與陛下換回衣服便是。”

已經知道自己的這個哥哥很是懦弱,所以聽到張楊的話,他已經不再抬頭看少帝便幫助少帝作了答複。

望著換回自己衣服的少帝與陳留王,賈詡甚至還有曹操都露出些許的疑惑。他們想不明白,在這種情況下換裝,還有什麼意義。

過了不久,一陣轟隆隆的聲音從遠處傳來,聲音越來越大,不多久一杆旌旗出現在東北方向,旌旗上大大的“董”字告訴張楊,董卓的大軍已經趕到了。

片刻後,一個身體略微發福的黃臉漢子越過兵馬來到前麵,正是董卓董仲穎。他身後永遠都跟著一個尖嘴猴腮嗓子尖細的男子——李儒。

“前麵可是陛下?涼州刺史董卓見過陛下。”董卓端坐馬上遙遙喊道。

見自己的哥哥依然一臉緊張,不知言語,陳留王暗歎一聲,沉下自己的聲音,又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大一點:“董刺史是來護駕還是截駕的?”

董卓朗聲答道:“自然是來護駕的。”

陳留王刻意加重自己的語氣:“既然是來護駕的,如今天子在此,董刺史為何還不下馬迎接天子?”

董卓心中一驚,沒想陳留王口齒如此淩厲,鑒於如今自己勢力未穩,尚不能留下口舌,於是慌忙滾下馬鞍,跪拜在地。

董卓終於進京了,盼了好久,終於盼到了這一刻。缺上的章節,369定然會補上的,還望各位朋友見諒。明日就返回成都了,時間應該相對穩定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