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初議廢立(1 / 2)

“董刺史往日冀州與黃巾賊作戰不利,你可知罪?”陳留王努力保持著自己聲音的沉穩。

董卓的頭伏得更低:“臣知罪。”

陳留王點點頭:“不過董刺史今日救駕有功,功過相抵,董刺史你便起來吧。”

董卓低頭再拜:“謝陛下,謝王爺。”然後才拖著他略微發福的身子站起來,垂首一旁。

見到跪拜的董卓,又見到陳留王雖稚嫩,卻是在錦服的襯托下自有的一股威嚴,賈詡這才明白張楊讓少帝與陳留王換裝的意義。

賈詡也敏銳察覺到了先前張楊對少帝與陳留王的不同的態度,這會兒見陳留王膽大心細,恩威並施的機靈勁兒,再反觀一旁懦弱模樣的少帝,這才明白張楊不同態度的緣由。賈詡心中對張楊的佩服與忌憚不由得又加深了幾分。

見暫時震懾住了董卓,曹操便率軍護衛少帝與陳留王左右,董卓軍跟隨在後,一行人浩浩蕩蕩返回洛陽。

董卓刻意拉遠了自己與曹操軍的距離,望了望一旁躬身而立的賈詡,他捏了捏自己的下巴,笑道:“今日多虧了文和計謀,不然護衛陛下這等天大的功能便要錯過了。文和想要什麼獎賞,不妨說出來,但凡卓能做到的,一並允了。”

聽到董卓的允諾,低著頭的賈詡臉上一喜。一直期待著自己能得到董卓重視,如今機會就在眼前,他心中的欣喜自是不提。然而當他抬起頭,剛要說出自己想要跟隨董卓左右的時候,目光無意間掃到一旁李儒陰沉的臉色。

賈詡的脖子不由得一縮,心中閃過一陣寒意。李儒如今可是董卓的首席謀士,現在看來,自己可以搶了他的風頭。心思百轉之間,賈詡出口的話就變了:“屬下沒有什麼要求,能夠為刺史效力,是詡之榮幸,豈敢有所要求。”

董卓眼中一陣詫異:“哦?文和便不想跟隨我左右,隨時為我出謀劃策?”

賈詡抱拳應道:“豈會不想,不過詡有幸得到牛校尉賞識,如此恩德,詡不敢不報。”

一旁的牛輔知道賈詡的才能,正暗自惱怒如此人才怕是要被自己的嶽父挖了去,這會兒聽到賈詡的話不由得心中一喜。

董卓見到賈詡堅定的眼神和一旁正暗自高興的牛輔,哈哈一笑,賞了賈詡一些珠寶便讓他回到牛輔軍中。

退回牛輔軍中的賈詡瞥了一眼一旁的李儒,見他的臉色已經恢複了正常,心中鬆了一口氣。

卻說經曆了十常侍與何進軍之間的一番爭鬥,朝廷的實力已是大打折扣。隨少帝進京的董卓軍,竟然成為了洛陽城內最大的一股力量。

原本丁原帶來的數萬並州軍與董卓軍不相上下,但是丁原抵達洛陽城外的時候,何皇後擔心丁原的部隊給洛陽帶來威脅,便下令丁原駐軍洛陽城外,轉拜其為執金吾。丁原無奈,隻得依照何皇後的命令,在洛陽城外駐紮。

此時,董卓軍卻隨著少帝進入了洛陽,原本不相上下的兩股勢力,卻因為一個城內一個城外打破了平衡,董卓軍占據城內的優勢盡顯。

弱小的朝廷禁衛完全壓製不住實力巨大的董卓,有著李儒出謀劃策的董卓,也從中看到了機會,明裏暗裏地加強了對朝廷的控製。

朝廷中不乏有聰明之人看出了董卓的陰謀。曹操與對後世曆史把握甚多的張楊,都能看出董卓的陰謀。然而由於實力不濟,卻是對董卓無可奈何。

張楊最大的依仗被何皇後阻攔在了洛陽城外,心中無奈的張楊,也隻能盡己所能,將董卓的陰謀告知於丁原知曉。

這一日,董卓府上,董卓單獨在大堂內召見了李儒。他屏退左右,又確認了自己的言語不會被第三人聽到以後,便拉過李儒低聲道:“文優以為,這少帝如何?”

見董卓鄭重的神色,李儒猜到董卓一定有大事要與自己商榷,思索一番後尖著嗓子答道:“儒以為,這少帝性格懦弱,實在沒有帝王風範。”

董卓點點頭:“那這陳留王又如何?”

李儒回憶起迎接少帝回洛陽那天,陳留王鎮定自若的模樣:“這陳留王膽大心細,懂得恩威並施,遠勝於少帝。”

董卓再次點頭:“文優所見,亦是卓之觀點。如今朝廷已基本為我所控製。然卓以為,還需幹一件大事,讓群臣認識到我的實力。卓欲廢舊立新,廢除少帝,立陳留王為新帝,文優以為如何?”

聽到董卓的計劃,李儒心中一動,不禁為董卓的想法暗自讚歎。他沉吟思索了一番得失,然後對董卓抱拳揖禮道:“儒以為,廢舊立新有三大影響,若是刺史能接受這三個影響,便可行廢立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