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出兵潁川(2 / 2)

在高順心中,陷陣營尚未經曆過實戰,戰力若何,張楊根本就不知道。如此情況下,他居然自信憑著蒼狼隊和陷陣營便可南攻潁川賊兵,這讓高順心中突然升起一種莫名的感慨。

見丁原同意了張楊的建議,並令自己作為張楊的副將,一同南下潁川,高順趕緊出列,躬身領命。

雁門郡的太守不屑於張楊帶這麼少的兵,認為張楊不過是嘩眾取寵,根本不懂行軍打仗。他的話剛出口,一旁的丁原不禁眉頭一皺,提高聲音道:“龔太守有勇有謀,這雁門郡的防衛便全權交由龔太守如何?”

龔太守三番五次拆張楊的台,讓丁原很不滿,見他再次聒噪,丁原不禁也怒了。

龔太守本來就是南下找丁原請求援兵的,見丁原有不派援兵的意思,知道丁原是生氣了,趕緊抱拳歉然道:“屬下知錯,還望丁刺史海涵,這雁門郡防衛,沒有丁刺史的援助,很難完成啊,還望丁刺史能出兵相助。”

亂世鋪就的道路上,一支人馬急速而行,空氣中散發著一種難言的緊張氣氛。當前形勢,隨處都可能出現黃巾兵,聽著探子不停回報前方安全,張楊心中略微鬆了一口氣。他倒不是害怕與黃巾軍遭遇,隻是按照曆史軌跡,皇甫嵩很快就會因為朱儁作戰不利,被迫退守長社,繼而與黃巾軍僵持許久。張楊就是要打這個時間差,要在皇甫嵩破敵之前趕到,做那雪中送炭之舉,錦上添花可不是張楊想要的。

高順與張楊並行在寬敞的道路上,因為陷陣營全營步兵,張楊與蒼狼隊不得不放慢速度,與陷陣營保持距離。用匈奴弄回的裝備弄出的那支騎兵,張楊這次並沒有帶走,他還必須得給丁原留下一支可戰之兵,畢竟丁原此次進入冀州,會與黃巾兵僵持許久。

不過張楊還是悄悄抽出了一部分馬匹和裝備,給蒼狼隊、高順和自己都留下了一套,如今幾十人穿著精良的裝備,騎著駿馬,隊伍甚是顯眼。

其實對黃巾軍,張楊有著一種說不出的同情,這些人都是一些遭受壓迫而不得不反抗的平民百姓。每次看到他們因為些許的恩惠便一臉滿足的神情時,張楊都心歎這些人的滿足點太低了。能夠將這些人都逼得反叛,可見他們被壓迫成什麼樣了。

想到這些,張楊不禁一聲歎息。

“張大哥,你為何歎氣?”緊跟張楊身後的張遼和嚴回正因為有機會建功立業而興奮,聽見張楊的歎息不禁一愣,張遼不禁脫口問道。

“我是在感歎,這些黃巾兵不過都是些平民百姓,若非生活所迫,又有誰願意起兵造反?如今我卻要與他們兵戎相對,心中頗為感慨。”說著,張楊望了高順一眼,“文達以為如何?”

高順萬年不變的冰霜臉上添了一分凝重,停頓了好一會兒才說道:“職責所在,實非我願。”

張遼嘟囔了一句:“他們是平民不假,可是又有人能夠保證他們沒有一點兒私心?”

張楊不置可否,沉聲說道:“真要說起來,他們反叛的初衷,都是想要得到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可是平民終究是平民,一旦這些黃巾兵接觸到殺戮,並且開始嚐到甜頭以後,多會失去本心,忘記自己的初衷。甚至於將屠刀舉起,指向平民。此刻,他們已經忘了,不久之前,他們也是這些人中的一員。所以,麵對那些不失本心的人,我會不忍舉起自己的屠刀,反之,我則會毫不猶豫地取走他的性命,你們可懂我的心思?”

張遼似有所悟地點點頭,一旁的嚴回嘿嘿一笑:“張校尉指哪兒,老嚴我就打哪兒,怎麼樣?”

張楊瞪了嚴回一眼,然後又歎息一聲:“如今烽煙四起,大漢形勢危急。以朝廷如今奸逆當道的形勢,大漢的天,要徹底亂了。”他掃視了一眼周圍幾人,見他們臉色沒有太大變化,便繼續說道,“這黃亂,隻怕還隻是動亂的開始,朝廷奸逆一日不除,怕是各州郡都不得安寧,如若某日奸逆假天子之言,號令天下,不知諸位作何感想?”

高順聞言突然轉過頭望著張楊,閃過若有所思的神色。張楊神色一緊,暗罵自己還是太嫩了,有些話怎可隨意說出口,若是高順等人反過來認為自己也有反心,當如何是好?真是找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