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軍令狀(2 / 2)

“既然別駕如此信任楊。楊豈敢辜負別駕的厚望。給楊半月時間準備,”說著,張楊伸出三根手指,“隻需三月,楊便可練出一支精兵。”

“三月。”丁原倒吸一口涼氣,望著張楊一臉震驚,“稚叔,你可是說的三月?”

張霄麵色一滯,這才明白張楊何以那種那種眼神望著自己。在自己以為半月練兵已是不可能時,張楊卻是直接把時間縮短到三月。張霄隻覺得臉上猶如被抽了一巴掌一般,火辣辣的。他想不通,何以張楊便有這個自信誇下海口,莫非真是腦子摔壞了。

張楊目光灼灼地盯著丁原,語氣甚是堅定:“大人,正是。”

丁原的眼睛瞬時瞪得滾圓,胡須輕顫,右手握拳,青筋暴起,隱有生氣之意。

張楊心中暗道不好,趕緊揖手再拜:“大人盡管放心,楊既然立下軍令狀,自然不會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

丁原神色一緩,這才想起張楊已是立下軍令狀。這種情況,他斷然是不敢拿自己性命開玩笑的。

“好,很好。”張霄大笑道,“既然張校尉有信心三月練出一支精兵,張某便拭目以待。若是三月後見不到精兵,軍法無情,休怪我不留情麵。”

然後,張霄收起笑臉,對丁原一拱手:“丁大人,既然此事已決,張某便先行告辭了。”

說完,張霄斜眼瞪了張楊一眼,也不待丁原回答,一拂衣袖,拖著自己有些發福的身體轉身離去。

莫非稚叔真能三月練出一支精兵?若他此言不假,某可真是得到一員將才;若他此言是虛……。丁原暗歎一聲,轉而想到若非張楊,今日這校尉一職怕是真要落於張霄之手,對張楊的欣賞就多了幾分。

“不知稚叔練兵有何需求,不如一並道來。”丁原看向張楊的目光中更添了一絲關懷。

張楊恭敬地揖手說道:“大人,隻用三月練兵,對士兵的體力消耗甚巨。楊懇請大人能撥給楊一些軍資,以應不時之需。”

丁原沉思片刻,朗聲說道:“好,我稍後便差人將所需的物資交付給雉叔。”

“謝大人。”

從州衙出來,張楊怔怔地站在州衙門口,不知所措。因為張楊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了。

“張大哥,現在去往何處啊?”一旁的張遼見張楊發呆,忍不住問到。

直到這時,張楊才有時間好生打量張遼。他目光灼灼地將張遼從上到下打量了一番,直到盯張遼渾身不自在才移開目光。

這就是未來魏國名將張遼啊?看他還是個少年,而且有些吊兒郎當的樣子,真是那個張遼麼。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傳來。張楊扭頭望去,就見得一位男子走來。此人一身輕甲,頭戴紅纓武冠。尤為顯眼的,是男子好似萬年不變的淡漠表情。

“高大哥,你來啦。”張遼見到來人,驚喜地喚了一聲。

高順淡然應了一聲,來到張楊麵前,見張楊一臉好奇地望著自己,他扭頭看向張遼。

“張大哥,這是高順,高大哥啊。這個你也不記得了?”見兩人奇怪,張遼率先向張楊介紹,然後趕緊轉向高順,“高大哥,張大哥他失憶了。”

說著,張遼將張楊失憶的經過和方才經曆的都說了一遍。

見到張遼和高順,張楊心中一動:若是能交好兩人,十年後逆天改命怕是能多幾分把握。我得好生計劃一下。

第二日,張楊動身前往軍營接管軍隊,高順、張遼跟隨左右。

從昨日州郡外的交談中,張楊得知,重生前的張楊和張遼、高順、呂布居然是好友。若非幾人關係一般,以張遼如今的年紀,隻怕是還在某地苦學本領,是斷然不會到晉陽來的。而高順隨著張楊被任命為武猛校尉後,亦是被任命為假校尉,作為張楊的副將,助其練兵。

想到鼎鼎大名的高順,此時居然聽從自己的號令,張楊心中不如得意,更起了把握住高順,為將來做準備的打算。

半個時辰之後,張楊一行人來到晉陽城軍營。隔著老遠便見得軍營佇立在視線盡頭,周圍不見人煙,微風從樹梢間穿過,窸窸窣窣的聲響給人一種莫名的肅殺感。

行至營門附近,遙遙見得營內空空蕩蕩,唯有兩個士兵立於營門兩側。

東漢末年,朝廷腐朽不堪,不良風氣從上而下,地方也多有影響。故而一路上張楊頗為擔心自己要接管的軍隊是個爛攤子。時間可不允許張楊再去額外地整頓兵馬了。

見到營門站著的兩名士兵,站姿標準,身上自帶一種肅穆之感,倒也頗有些軍人風采。張楊也是小鬆了一口氣。

遠遠望著兩名士兵,張楊沉思片刻,拉過一旁正兀自興奮的張遼,湊到他耳邊一陣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