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小神醫(2 / 2)

李君如安慰著一向十分穩重的劉嬤嬤:“別著急,我現在就回去。”

“陳三太太見了姑娘,怕是不會強人所難吧。”出來了這會子,隻怕夫人已經答應下來,劉嬤嬤隻能這般自我安慰。

李君如隻是個十二三歲的姑娘,縱然被河邊鎮的居民稱呼一聲“小神醫”,年紀和資曆都擱在那兒。叫人一眼就信她,還真有些難。

李君如沒說話,腳下的步伐仍舊不急不緩。上了石階,轉身進了自家的雜貨鋪。

今兒並非集日,雜貨鋪冷冷清清,負責照管雜貨鋪的方嬤嬤也焦急地等著李君如。見她進來,忙迎上來行了禮道:“陳三太太叫人出來問了一回,夫人已答應讓姑娘前去看看,說等姑娘回來,就接姑娘去城裏。”

劉嬤嬤聞言神情一緊,果然不出所料!

陳家在榮州地位超然,稍稍有點兒風吹草動就成了街坊老百姓閑話的話頭。最近,陳家就出了一件大事,陳老太太的寶貝孫子病了。

榮州雖是縣,但因其盛產井鹽,常年都有各地的商船前來販鹽,造就榮州比臨近幾個縣都繁華。人來客往,個個行業都比附近的縣城發達。大夫更是不缺,而榮州最有名的大夫姓王。

能讓陳家少爺生病的事傳到河邊鎮,一方麵是因為陳家在短短半個月內,不僅請遍了附近的名醫,稍有聲名的大夫也都請了個遍。而另一個原因,則是不久前,陳老太太命人砸了王大夫的招牌。

以前榮州一代的大夫,皆以能去陳家走動為榮耀。如今,幾乎所有大夫聽到陳家,躲都躲不及,生怕惹了一身腥。

劉嬤嬤倒不是怕砸了李君如的招牌,現如今李夫人雲氏已開始對李君如行醫發愁,她隻是怕招惹了陳家那位據說脾氣格外暴躁的老太太。

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陳家便是榮州當之不愧的地頭蛇。他們打算長長久久地在河邊鎮住下去,得罪了地頭蛇,那就隻能和王大夫一樣,舉家搬走。

天下雖大,可他們能搬去哪兒?

李君如不是不明白劉嬤嬤的心思,隻是,她心裏有她的打算。

“嬤嬤放寬心,陳家是書香名門,又怎麼會為難我一個姑娘?我並未開鋪子坐診,真要細說起來,我也算不得大夫。”她想了想,朝劉嬤嬤道,“你去給廖先生說一聲,讓他跟我一塊去。”

劉嬤嬤詫異地看了李君如一眼,這不是要拉廖大夫墊背麼?這可不像李君如的作風!

廖大夫叫廖秋生,是河邊鎮一位開了藥鋪坐診的大夫,李君如開出的藥方,都是從他哪裏抓藥。他敬服李君如年紀雖小,卻醫術精湛。李君如覺得他很像曾祖父,在學醫方麵,與一般的大夫不一樣。他有真本領但毫不在乎名聲,隻是一心撲在醫學上,為人忠厚老實。

兩人年紀相差很多,廖秋生做李君如的父親都綽綽有餘,但他們彼此卻當對方是良師益友。

劉嬤嬤嘴裏沒說,李君如也知道她心裏想著什麼,道:“我不會製藥丸,廖先生在這方麵長與他人,我需要他幫忙。”

這倒也是,陳家生病的是位年幼的孩子,孩子不懂事吃藥艱難。半年前,李君如和廖大夫商議出一個法子,把孩子吃得藥製成裹了一層蜂蜜糖衣的小藥丸,這般孩子吃著就像糖,便不用大人哄乖乖就把藥吃了。

劉嬤嬤一麵想一麵去找廖大夫,走到雜貨鋪外才回過神:“姑娘,您真打算去陳家?”

可李君如的背影已經消失在雜貨鋪內,穿過弄堂,上了石階再穿過一道月亮門,便是李家後院了。

------題外話------

新文開張,歡迎新老讀者支持。

鞠躬——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