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安靜的夜晚,空曠的原野上,一隊隊士兵手拿火把,呈長蛇陣向遠處行進,此時他們已越過公丘縣,沿南梁水河岸,一路西進。
他們是樊崇麾下的赤眉軍,共有軍隊五萬人,統由樊崇親自率領,向梁郡進發,此時,王匡與嚴尤的援軍已抵達無鹽縣,地處東平郡境內,距離梁郡還有三天的路程,如果不能及時趕到,恐怕梁郡的守軍會很吃力,另外,劉睿送來的情報,言田況軍會在這幾日有變,雖然可信度不高,但梁郡的戰役遠遠比消滅田況軍更重要,如果在此時擊潰王匡軍,就等於打通了西進的主幹道,這是樊崇盼望已久的一場決戰。
為了穩妥起見,樊崇命令右將軍謝祿為主將,行軍司馬楊音為副將,統兵三萬,扼守卞縣,防止田況軍趁機入境,滋擾樊崇軍後隊。
寂靜的夜晚,軍隊不停歇的行進,踏踏的馬蹄聲響個不停,偶爾還能聽到不遠處狼嘯的聲音,此時樊崇騎在馬上,借著點點火光,凝視前方,雙眼木訥,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如此不知過了多久,樊崇忽然開口說道:“梁郡的布防如何了?”
梁郡由董憲負責駐守,此時樊崇忽然問起,逄安在旁接口道:“還在堅城固守,已做好了戰鬥準備。”
樊崇微微點頭,看著前方,半響,朗聲道:“命令前隊加速前進,我們盡快趕往梁郡。”
???
東平郡,這裏與東郡毗鄰,數月前,兵戈四起,已索盧恢為首的地方土豪攜手組建了一支萬餘人的起義軍,在無鹽縣起事,殺死官吏,擁兵自守,豎起義軍大旗,四下裏廣招壯丁,充實軍力。
但兗州已動亂多年,又加去年饑荒,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四處流浪,能活著的人已十去八九,更不可能有太多壯丁前來投軍,也正因如此,索盧恢的義軍始終未能壯大,勢力無法得到擴張,卻在這樣窘迫的時候,朝廷任命王匡為主將,廉丹為副將,統兵七萬,入兵兗州,誓要收複青徐二州,來勢洶洶,勢不可擋。
如此險要的形勢下,索盧恢必須作出決定,在刁子都與樊崇之間做出選擇,投靠其中一方,才能得到自保,也正因如此,索盧恢在半月前,向鄰郡的刁子都求援,希望刁子都能入兵東平郡,解無鹽之危,雙方共抗新軍。
雖然樊崇的勢力要大於刁子都,但他的勢力範圍距離自己較遠,而刁子都雖然僅擁兵五萬餘人,但他卻已屯兵在東郡,隻需四天時間,便可以趕到無鹽縣,解索盧恢之圍,這也是索盧恢為何放棄強大的赤眉軍,而轉投檀鄉軍的原因,可事與願違,刁子都提出的條件很苛刻,第一,索盧恢必須開城放行,讓刁子都的軍隊全部入駐無鹽縣,第二,必須由索盧恢親自出降,同意歸附檀鄉軍。
這兩個條件都十分苛刻,索盧恢盛怒之下,斬殺來使,決定與檀鄉軍勢不兩立,可正因索盧恢的衝動行為,引起了刁子都的不滿,派出七千騎兵入駐富城縣,準備坐山觀虎鬥,徹底斷絕索盧恢的退路。
清晨,一支兩萬人的騎兵隊卷夾著塵土,來到無鹽縣城下,擺開陣勢,戰鼓轟轟敲響,圍而不打,隻在聲勢上震懾無鹽縣內的守軍,大概三個時辰之後,一支萬人的隊伍緩緩行來,在距離無鹽縣百餘裏的空地上,築起大營,一支乳白色的纛旗上書一王字,這是王匡的部隊抵達了。
大概又是兩個時辰過去,終於,百裏外的大營駐紮完畢,也在這時,浩浩蕩蕩的主力軍抵達,紛紛入營,原本圍在城下的兩萬騎兵也在這時,緩緩撤退,戰鼓聲漸漸消失,太陽西落,第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無鹽縣縣衙內,索盧恢焦急的在地圖前徘徊,城外七萬兵馬已築營待命,不知何時,會發起攻擊,如鯁在喉,如果在城中死守,索盧恢不知自己能堅持多久,可如果就此棄城,自己又能在奔往何處?
焦慮與不安襲擾著索盧恢,就在這時,一名親隨奔入,雙手抱拳,朗聲道:“將軍,西城來報,發現新軍大營內,燈火異動,不知在忙碌著什麼。”
索盧恢微微點頭,親隨轉身離去,這時,一旁的李庚走上前,無奈道:“主公,如果不出我所料,新軍今夜將會攻城。”
“何以見得?”索盧恢抬高聲音,凝視李庚,略有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