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董忠興師(上)(2 / 2)

停了下,董忠又道:“還有蓬勃,雖未聽號令,奪取北地郡,但劉峰東進,我軍正愁不能分兵往拒,此時有蓬勃再北地郡替我們抵擋劉峰,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說到這,董忠單膝跪地,朗聲道:“臣一番忠言,還請陛下三思!”

董忠話音剛落,滿朝文武立刻嘩然起來,眾人互相議論,這時,已有一人緩步走出,高聲說道:“陛下,臣同意董忠之言,請陛下三思。”

眾人凝神望去,走出之人,乃是劉歆,他此時已官居太傅,雖然王臨謀反事件已將劉歆牽連,但劉歆迷途知返,深得王莽信愛,此時見劉歆走出,便笑語道:“劉卿不妨說說。”

劉歆點頭,朗聲道:“董忠之言,有兩點好處,第一,我們可以借這兩股勢力分別抵抗劉峰和匈奴,用他們來削弱敵方實力,第二,匈奴與劉峰的入侵,也會大大削弱他們兩人的實力,等時機成熟,我們調三千甲兵,便可收複此二人,請陛下明鑒。”

劉歆的看法不錯,這是把雙刃劍,在削弱匈奴和劉峰的勢力時,也在消耗劉睿和蓬勃的實力,想到此,王莽微微點頭,“那我們不妨靜觀其變。”

這時,劉歆又道:“陛下可聽說街中傳言?”

劉歆表情有異,王莽身子一顫,厲聲道:“什麼傳言?”

“從河北傳來一個消息,劉睿本名叫劉秀,又名劉文叔,是南陽舂陵人,漢景帝七世孫,正統的前朝後裔。”

說到這,王莽臉色土黑,嘴角微微顫抖,想要說話,卻又活生生咽下,這一幕幕盡落劉歆眼底,半響,劉歆又道:“此時他奪取五原縣,是否在為複國做準備,臣擔心他今天打五原郡,明天就會揮兵入西河郡,然後是太原,上郡等等,那時,河北不複存在矣!”

王莽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怒火,暴喝道:“混賬,你剛剛讓朕不要動他,此刻又告訴朕這些,目的何在?”

劉歆斜睨董忠一眼,不慌不忙道:“臣建議,由董大人重新掌管兵權,北上抗擊匈奴,見機行事,收攏河北各方勢力,配合東曹掾儲夏剿匪,如果不肯繳械歸農的勢力,可揮兵剿除。”

這時,董忠也跪伏在地,朗聲道:“臣願披肝瀝膽,為陛下分憂!”

這句話深深觸動王莽,數月前,王邑揮師北上,寸功未建,且敗仗連連,這也是王莽最憂慮之處,若婁奔再敗,匈奴必會揮師南下,那時再派兵北上,為時已晚,但此時長安擁有北軍不過十萬餘人,若派去北地,恐怕京師空蕩,會給赤眉軍創造機會,揮師西進。

想到此,王莽把心中憂慮說出:“朕並非不肯派兵北上,隻是朝中兵馬空虛,實在調不出太多軍隊!”

這時,劉歆毅然道:“陛下可調集荊州,巴蜀之兵,集合十五萬大軍不是問題,隻要董大人稍加訓練,必可北上征戰。”

董忠也趁機附和:“臣願親自去荊州征兵,北上抗擊匈奴。”

這個決定太難下,若調動荊襄,巴蜀之兵,必然會給南麵造成空虛,這是為亂之道,但北麵若破,南麵在強大亦有何用?

想到這,王莽忽然思念起遠在洛陽的兒子王安,不久前,赤眉又有新動向,目標可能是陳留,若陳留失守,赤眉下一個目標必然是進軍司隸,攻打洛陽,未雨綢繆,王安便奉命東進,去洛陽巡視城防。

所有人都在等王莽下定決心,時間一分一分過去,最終,王莽點頭,坐回到禦案前,朗聲道:“就依董卿所言,征調巴蜀十五萬兵馬,北上抗擊匈奴,另外,朕決定恢複董卿大司馬職務,命王邑立刻回長安述職。”

董忠唱諾,王莽又道:“並州此時軍團分裂嚴重,董卿回到並州,必須想辦法把各路勢力重新凝聚起來,把兵權緊抓在手,勿讓朕失望!”

“臣定不辜負陛下厚望!”

王莽略作沉思,又道:“朕給你半月時間,集結兵馬後,必須立刻北上,爭取速戰速決,朕在長安等待你凱旋的消息!”

“臣定不辱使命!”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