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董忠興師(上)(1 / 2)

長安城中,一隊隊百姓匍匐街頭,有的已餓死在街道上,這些人是從河北湧入長安的災民,不斷的戰爭已使河北變得殘破不堪,此時河北已沒有足夠的儲量,婁奔屯軍定襄郡,每日的耗糧,數以萬計,再加馬邑關,雲中郡,五原郡和朔方郡,但自從小亞關兵變後,朔方郡的糧草補給便已中斷,隻五原郡還保持暢通,可數日前,劉睿忽然揮軍東進,奪得五原郡,殺死項南,使得五原郡也中斷了糧草補給的運輸,西河郡郡守袁明羽八百裏加急,將劉睿奪得五原郡的消息彙報朝廷,等待王莽旨意。

未央宮,王莽將硯台扔在地上,暴怒異常,河北此時已不止匈奴為患,各路匪軍勢力也漸漸昌盛,直接威脅到朝廷,再加劉峰在涼州擁兵造反,揮軍東進,也參與到河北亂局中,使王莽憂上加憂。

更讓王莽不能忍受的,是劉睿的兵變,他忽然奪取九原縣,逼死項南,擁兵自守,這簡直目無王法,必須揮兵剿滅,可昨日,又一封奏折送來,是婁奔所寫,他將河北的戰況簡單述說,‘言項南已有不臣之心,擁兵自立,劉睿大破匈奴之時,曾邀請項南攻打五原縣,斷匈奴後路,但項南卻拒絕增援,按兵不動,才有今日劉睿奇襲九原縣之事,況且小亞關兵變,朔方郡已無補給,剛剛奪回的朔方郡儲量不足,春天匈奴便已南下,使得朔方郡沒有時間耕種,軍隊與百姓無糧可食等等。’

雖然婁奔說的也有道理,但劉睿的自作主張,讓王莽覺得不爽,如果人人都像劉睿那樣,自作主張,自行決定軍隊的去或留,那還要自己這個皇帝做什麼?

還有,婁奔擁兵近十萬,在定襄郡岢嵐縣駐守,始終持觀望態度,任由雲中郡被圍,雲中太守多次向朝廷乞援,隻顧若惘然,這使王莽心中漸漸起疑,是不是婁奔也有自立企圖,若真如此,必須盡早下掉婁奔軍權。

也正是婁奔按兵不動,使王莽不願相信婁奔替劉睿辯解,一心認為劉睿是故意謀反,想要派人抓捕,但劉睿擁兵已近兩萬,聲勢浩大,若他有自立之心,恐怕一個朝使很難將他抓捕歸案。

此時朝堂內一片寂靜,所有大臣跪伏在地,低頭不語,如雕塑一般,這讓王莽心中更加惱火,半響,王莽怒吼道:“河北已如此混亂,何人可為朕設謀,解決河北危機?”

這時,丞相孔光走出隊列,欲言又止,略作沉思,最終咬牙說道:“陛下,並州牧宋弘八百裏加急上奏,平定縣府庫已近空虛,無法在撥出糧食供給軍隊,若朝廷在不撥糧,怕三軍有變,那時悔之晚矣!”

“並州的糧食都哪去了?”

王莽不悅,怒視孔光,半響,王莽恨聲道:“立刻讓倉曹掾撥糧,萬不可斷了前線數萬將士的糧草!“

孔光長舒口氣,朗聲唱諾,此時他心中一顆大石落定,剛剛他一直擔心王莽意氣用事,不肯撥糧,此時得了旨意,孔光又將心中擠壓的另一件事說出:“陛下,如今天下動蕩,今年糧食產量又不好,加之河北戰亂連連,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才會擁眾造反,臣建議,立刻撥款成立專職官員,賑濟河北災民,並派遣朝中重臣,往撫河北,勸說各路匪軍卸甲歸田,從良務農,此為上策!”

這件事也是擠壓王莽心中的一塊巨石,壓得他喘不過氣,如果真的能用些錢糧平複河北匪患,那固然是好,想到此,王莽輕歎一聲,看向朝中眾人,無奈道:“若真能已糧草平息匪患,朕求之不得!”

停了下,王莽凝視孔光,責問道:“孔卿可有合適人選?”

孔光點頭,朗聲道:“東曹掾儲夏,為人忠厚,口碑極佳,可為此差。”

不久,王莽微微點頭:“那就如卿所奏。”

這時,王莽的思緒又回到劉睿和蓬勃身上,一個揮兵奪五原,一個揮兵奪北地,這兩人已成為王莽心中的一根刺,不拔除這根刺,王莽寢食難安,想到此,王莽厲聲責問眾人:“劉睿與蓬勃擁兵造反,何人願往,剿捕此二人?”

話音剛落,大殿內一人朗聲出列:“陛下不可。”

不久,此人走到大殿中央,凝視王莽,高聲說道:“陛下,且聽臣一言。”

王莽凝神望去,出列之人乃是大司空董忠,半響,王莽點頭,董忠朗聲道:“陛下,劉睿雖然不聽號令,但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從他能以一萬兵馬對陣匈奴六萬雄兵便可看出,有他鎮守五原郡,匈奴定不能南下半步,此等人才替陛下守邊,陛下可安枕無憂,又為何要抓捕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