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初中地理課改教學反思
教學研究
作者:鍾春華
【摘要】初中地理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利用地理學科的特點,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文中總結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進課堂教學的措施。首先要發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是充分挖掘教材,培養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後是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新和自我發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改;教學;反思
目前的課改,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嚐試創新的教育理論,做到教、學、做合一的教學,重視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完全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教師要設計出新穎、有創意的教學設計,集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激發學生的探索、創新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如何進一步發揮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進課堂教學,是擺在我麵前現實而又急需解決的問題。麵對這些情況,自己有了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發揮學科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隻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發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並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導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降水及降水的分布》時,先讓學生以猜謎語的方式引入,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易使課堂更生動,同時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又如:在學習《因地製宜發展農業》的第一課時時,我先讓學生思考一下自己飲食的原料來自哪個部門,再進行教學,不僅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讓學生聯係實際生活探究地理問題,充分體現了地理的實踐性。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養學生的主體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布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於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範圍及其邊界,然後閱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通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既培養了學生讀圖能力,又培養了學生通過資料、地圖獲取地理信息、歸納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