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愛”去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的人

怎樣讓同學們有信心,能在高考場上與幾十萬考生PK,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中競爭?我常想鼓勵呀!可拿什麼去鼓勵!我每天平淡的家常話,簡單的語言,能感動她們嗎?不行的,那就借力吧---書,好書,最能讓學生感動,比起我空洞的說教有力多了。於是我利用高一學生學習任務不太緊張的這一時段,讓她們感受到好書的魅力。於是我自己掏錢買了《不找任何借口》《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奧秘》《怎樣掌控時間》《撒切爾夫人給女人的13堂人生智慧課》等理想勵誌類的書。辦起班級“讀書角”,開展每天“5分鍾讀書活動”。由組織委員主持監管,按班號每天一位同學下午自習課前花5分鍾將選好的文章到講台上朗讀,要求在座學生在統一發的讀書筆記本上記下所讀內容的經典之處,結合實際寫點感想,一兩句都可以,每周六由團支書收上來我檢查,了解他們的思想,有時寫上幾句鼓勵的話。通過這一活動不僅鍛煉了同學的上台講話的膽量,也讓同學在激勵的文字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定位自己的人生。我希望這書中良言佳句隨著他們成長,指引他們前行,產生學習的動力,實現初入高中時的理想。“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用自己少量的工資買來大家喜歡閱讀的好書籍,用我的實際行動去讓學生們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愛與關注。在這樣的活動中,我既培養學生能力,也讓他們向理想邁進了一步。

四、用“團隊精神”完成實現“班級文化建設”的美好理想

班集體是一個團隊,一個有理想的團隊需要有團隊精神“一切為了團隊,隻有團體勝利才是個人真正的勝利,也才是最大的勝利。”這是我們班級公約中的一句話。在集體中既要讓每個人成長,又要能時時刻刻體現團隊精神的存在。我根據我班學生的特點,將全班分成12小組每6人一組,大家用合作製來完成班級文化建設任務。每個小組輪流辦黑板報,組員分工合作,如果辦好板報獲得學校評比一等獎的小組6個成員都有獎勵;征文比賽時如果某成員一人獲得征文比賽獎,那麼每個成員都有獎品一份;每個月月考後根據小組成績選座位,小組成員上課講小話,集體每人背書一段,由學習委員負責督促檢查;還有諸如以小組為單位的班歌比賽,每日勵誌格言抄寫,小組一人不交作業視為整組未交等一些措施,這樣一來,就培養了他們的集體主義觀念。

五、放手讓班幹部大膽工作,這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班的班長任麗莎,學習委員李思源,以前沒當過班幹部,她們毛遂自薦說想鍛煉鍛煉自己,於是我就把班上重要的角色給她們,讓她們當班長、學習委員,給她兩布置開“班級管理大討論”的主題班會,運動會總結大會,班級表彰會,學習委員的學習方法介紹會,每月的學月考試目標會及總結會等,製定方案,上網收集資料,整理,征求老師意見,修改,做課件,安排布置同學配合,時間的控製等等,一次次給與她們任務和指導,讓她們在與老師的溝通中學習鍛煉,這兩位同學的組織能力有很大的進步。自信心也倍增,學習成績也有很大的進步。

總之,每個學生的潛能都是無限大的,隻要給空間,都能發揮其特長來。多一點指點,讓他們感受到教誨;多一點培養,讓他們感受到關愛;多一點信任,讓他們感受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