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統戲曲動畫片中的現代元素(3 / 3)

首先,圖解應恰當。傳統戲曲內容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脫離使動畫表現中圖解成為必不可少的方式。“以動畫方式解讀舞台戲曲故事,有創意的畫麵是成功的基礎。這種創意是製作者想象力的展現。”以《紅娘》為例,“琴挑”要表達張生對鶯鶯的思求,動畫中一隻美麗的鳳凰從琴弦上飛出的畫麵就完全地傳達出了張生的思念。“傳簡”中紅娘頗有戲弄一下張生的心理,於是動畫中那書信長出翅膀上下翩飛,令張生追逐不已,既展現了紅娘俏皮的個性,又畫出張生急切的心情。這樣的圖解畫麵既有趣也合乎情節的發展,並能幫助觀眾理解劇情。但同樣表達張生急盼日落相會的心情,一個畫麵是張生伸手抓住太陽塞進那個時代不可能出現的出租車,另一個畫麵是張生井中撈月,讓它早早升起。後圖解顯然更富有詩情畫意。

其次,娛樂要適度。觀眾的笑聲往往產生於眼前的事實與人們的認知之間的錯位。藝術作品要讓觀眾笑起來,最理想的境界應是出乎意料,又正在情理之中。如動畫花鼓戲《討學錢》中,麵對討學錢的私塾先生張九如,陳大嫂的兒子說:“我娘要我說她不在。”孩童的天真個性躍然而出。張先生學問差,最後另謀職業度生涯,他穿起圍裙炸臭豆腐,老學究形象化身街頭小販,這樣的結局也令人捧腹,卻富含深厚的湖南地方氣息。動畫京劇《三岔口》中老板娘對付官差的“捂十年陳釀”,利用同音字“捂”與“五”表達了對官差的愚弄,不禁讓人會心一笑。但同一片中,亦有老板娘對蒙汗藥的調侃:“蒙汗藥,蒙汗藥,專門管睡覺。白天吃白包,晚上吃黑包,吃完這包想下包,飯前飯後再一包,補充AD個子高。別看廣告看療效。”雖令人失笑,卻因缺乏與傳統內容的契合,對故事表述和人物塑造難以起到積極的作用。諸如此類還有《戲豬》中的“天宮八卦報”、《紅娘》中的相親對對碰或者是搶答題目的畫麵等。

第三,謹慎中西搭配,傳統戲曲動畫片應做到正確傳遞中國傳統文化,因為其製作本身就帶有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故在引入現代元素,特別是西方元素時應更加謹慎把握。如前文所述英文縮寫或是英文單詞等,雖然它們的含意在現代社會眾所周知,用來圖解內容十分方便,但與中國作品在風格品味上有一定差距。而動畫中準確無誤地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就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使用詞語應當仔細斟酌。如楚劇動畫《站花牆》的劇情字幕介紹:“宦官之後楊玉春,因父母雙亡投奔嶽父王洪,丫環春香察明此情,遂設法將小姐誘到花牆與楊玉春相會。”此處“宦官”應為“宦門”才更加確切,而“誘”字改成“引”字才更為恰當,因兩者感情色彩相差懸殊,後者更能符合原劇劇情。

中國動漫產業正值興盛之際,動畫傳播異軍突起,傳統戲曲為中國動畫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思路,同時也借動畫生動活潑的形式走進現代生活,完成了古典藝術的現代轉換,並因此而擁有了更多的現代觀眾。現代元素是動畫片詮釋表達傳統內容的必要的手段,亦可為觀眾帶來歡笑與快樂。但現代元素與傳統內容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不可忽視。著名戲曲研究專家傅謹先生曾說過:“在這樣一個文化多元化的時代,隻有擁有自己獨特文化和藝術的民族,才有資格在未來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才能成為全球多元文化中的元。”故傳統戲曲動畫片既要立足傳統,也要適應當代,隻有將精心選擇與設計的現代元素與傳統戲曲融合起來,才會為原作內容增色,形成完美的動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