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那便這樣說定了(1 / 2)

自那晚一番境遇之後,三人也都未再見麵。

皇上自林菀之搬去青藜苑後,去淩華宮的次數也漸漸多了。林菀之也不必常去淩華宮作陪,每日待在青藜苑中看書、練字,倒也輕閑。

沈嘉止他們倆公務繁忙,也很少進宮請安。

在這些天悠閑的日子裏,林菀之想了很多。

家中出事之後,自己還在大理寺中驚魂未定,青姨念及從前同母親的閨閣之情,去求皇上收養無依無靠的她。到宮中之後,為她之事青姨事必躬親,處處為她著想,變著法兒的讓小廚房給她做好吃的。這份恩情實在厚重。嘉止和阿聿在發現案子有疑點之後,也盡力追查,希望能懸案告破,慰藉亡靈。雖然密室一事,氣他們未能告知,後來想想,也覺得有理。

思來想去,後來竟萌生了一個自己都嚇到了的念頭:幫助沈嘉止奪嫡。

她從未想過要和皇家扯上半分的關係,從前聽過、看過一些話本子,史書也讀的不少,常言道,“最是無情帝王家”。看的多了,也就厭煩那些為了一個位置而爭得頭破血流的故事。

如今被皇家收養,往後有些事就不得不身在其中。承了青姨這份恩情,總是要還的。將來上位者是其他人,青姨和嘉止、阿聿,以及她的下場不知又會如何。總歸在外人看來,都是綁在一條船上的人。

這天,聽聞沈嘉止進宮。林菀之叫來夢瑩,遞給她一本遊記的書,“今日王爺進宮,你將這本書替我還給王爺。”說著輕輕咳了兩聲,“我大約受了風寒,怕傳給青姨和王爺。”

夢瑩拿了書就要走,林菀之又囑咐了一句,“一定要親手交到王爺手上,這是孤本。莫丟掉了。”

夢瑩應了一聲便出門了。

來到淩華宮門前,剛好遇到正要出宮的沈嘉止。夢瑩上前行禮,將書雙手遞上,“王爺,林小姐受了些風寒,怕傳給王爺和娘娘,讓奴婢把書給王爺。”

沈嘉止接過書來隨意一番,瞥見了裏麵夾著的紙條。看了一眼夢瑩,把書合攏,揮手示意她回去,“初春風大,給林小姐多添些衣裳。”

走出宮城城門,偌大的官道上,隻有排列在兩旁士兵。

沈嘉止拿出夢瑩交給他的書本,抽出裏麵夾雜的字條,上麵娟秀的字體整齊排列著,“二十六日,子時。”

那正是那晚林菀之在王府偷聽被發現的日子。他將紙條放入袖中,往王府走去。

……

到了夜間,沈嘉止在庭院中煮茶,一旁的沈聿懷坐在簷下欄杆,背靠朱紅柱子,右腿彎曲踏在欄杆上,仰頭看著墨色蒼穹,簷下燈火映在幽深眼眸,如同浩瀚宇宙中的點點星辰。

剛到子時,一抹素色麗影出現在牆頭。像初春時的梨花一般,緩緩飄落而下,墨色發絲淩亂飛舞著。

待落地站定後,少女緩緩走向庭院當中的沈嘉止。

沈嘉止端坐凳上,他在等林菀之先開口。卻很有默契的,林菀之也在等他先說話。

兩人都不言語。

“王爺。”

沉寂了片刻,林菀之率先打破了沉默,“我為那晚的行為和言語向王爺道歉。”

“我應該感謝你們仍在繼續查林家的案子,隻是,那時聽到王爺查看了父親的密室,卻從未聽對我講過,心中氣憤,說了些氣話,還望王爺見諒。”

她語氣不卑不亢,看似在道歉,仍不肯低頭三分。

聽到她說完這番話,沈嘉止起身看著她,絲毫不在乎她是否真的有為那天之事而愧歉,從容的一笑,說道,“密室一事,我也很抱歉,未跟你提起過。”

“私自進你父親密室查看,事後應當告訴你一聲。”

素衣少女衝他淺淺一笑,映襯著清冷月光,倒有些冬日裏,濃霧未散時初升的太陽,絲絲寒意中,仍能感受到些許的溫暖。

兩人三言兩語的道歉便帶過了那日之事,似孩童拌嘴一般,過幾日又重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