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年夜之時,宮裏都有一場宮宴,這場宮宴隻有皇室宗親才會參加,外地藩王除外。
因著林菀之在宮裏,皇帝特地囑咐賢妃到時候把她也一起帶上,賢妃當然樂的高興,即使皇上不說,她也會帶著林菀之去的。
一大早賢妃就讓人過來叫林菀之過去用早膳,剛收拾好出院子門口,便遇到了進宮看望賢妃的沈嘉止。他身旁還站立一位和他年齡相仿的少年,那少年生的好看極了,劍眉星目,一雙瑞鳳眼笑意盈盈,象牙白的袍子襯的人更加氣質高貴。原本以為那日在淩華宮中見到沈嘉止,便是最好看的男子了,今日這位少年倒比他更加俊俏些。
沈嘉止見她正要出門,問道:“林小姐是要去母妃那裏嗎?”
林菀之點頭正要回答,卻聽得一旁的少年說道:“你就是林菀之嗎?也沒有六哥說的那般好看嘛!”
沈嘉止來不及捂住他的嘴巴,話已經說完了,隻能尷尬的笑著看著林菀之。
林菀之對於那少年的話也愣了一下,隨即宛然一笑道:“小女子資貌平平,是瑞王殿下謬讚了。”
“阿聿講話沒分寸的,你不要介意。”沈嘉止開口打圓場道:“不如一起去母妃宮裏?”
林菀之點頭,同他們兩人一同去往淩華宮。在路上了解到那少年原來是南陽王。
這位南陽王,說來也是個讓皇帝頭疼的人物。南陽王的母妃是已故的惠妃娘娘,當年惠妃懷孕快要足月生產時,剛好太後請了報國寺的智清大師來宮裏講經,惠妃也跟著去念誦佛經,祈求肚裏的孩子能健康成長。
南陽王出生後,智清大師告訴皇上,這個孩子同皇家沒有緣分,若要平安長大,就不能冠以皇家姓名。
皇家血脈不能冠以皇家姓名,那就是不能上玉蝶,將來都入不了祖宗祠堂,隻能是一個外人。太後雖說常年禮佛,但要讓自己的孫子不能入宗廟,歸天之後要怎麼麵對皇家的列祖列宗。
最後還是保留了皇族姓氏,名字便沒有同其他弟兄用“嘉”字來取名,而是取《詩·大雅·大明》中:“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聿懷”為名。
七歲那年,惠妃因病去世,沈聿懷便在太後身邊撫養,後來太後西去,年歲漸長,皇帝早早的封了南陽王,出宮另辟府邸獨自生活。王府裏沒了宮裏繁束的規矩,沈聿懷像是掙脫了韁繩的野馬,除了在國子監聽先生講課之外,見不到其人影,整日裏流連於勾欄酒肆,吟詩作對,美酒與佳人作陪,瀟灑快活。
那些個言官看不下去了,一封折子遞了上去,皇上氣的罰他禁足了小半年才放出來,至此以後便也收斂了些。
沈聿懷同沈嘉止從小就要好,兩人同年出生,沈嘉止比他大上幾個月,關係好的像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在這皇家之中,能有一份真摯的兄弟之情也算珍貴。
三人同行來到淩華宮中,賢妃見到沈聿懷打趣的說道:“阿聿許久都沒進宮了,又是去哪家樓裏和姑娘吟詩作對了?”
“青姨又拿我尋開心了!”
“前些日子,六哥不是去了趟西北嗎,他手裏的事情就全都扔給了我。”沈聿懷朝沈嘉止撇了撇嘴:“這不,他剛回來,我就得了空在家裏偷了幾天懶。”
沈嘉止搖了搖頭,笑道:“是是是,辛苦咱們的南陽王了,小的在這裏給您賠不是。”
林菀之瞧見他倆的樣子,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時丫頭們都端著早膳來了,四人圍成一桌開始用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