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的味道
每期必有
記得辛曉琪有一首《味道》,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詞裏記憶最深的是:“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你身上的味道,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煙草味道,記憶中曾被愛的味道。”這首叫《味道》,把愛也當做一種味道的歌可以這麼多年被傳唱,裏麵的細膩情感和細節固然扣上了女人們敏感的神經,但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其實味道往往會是最深刻的記憶。
說起味道,除了張愛玲的所謂市井的味道,兒時媽媽煮的菜的味道以外,最被大家關注的,還是人自己的味道。而人改善自己味道的方法無非兩樣:清除自己本身的味道——洗澡,加上自己想有的味道——噴香水。我最早對香水的記憶是上學時某次到一間五星級酒店看前輩,一進電梯,就被幾個老外混合了濃烈體味的香水味熏了出來,從此對香水便有些不以為然,直到看了電影《聞香識女人》,才被電影裏作為一個符號來代表青春,代表衝動,代表追求,代表真正成熟的香水所感動,之後才開始有自己的第一支香水。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起,周圍冒出了越來越多的香水味,特別是辦公室,封閉的空間裏一點點的味道都會變得很明顯,不止女人噴香水,連男用古龍水的味道,也越來越濃鬱起來。特別是在習慣每次見麵的招呼,不是握手,而是親臉頰的歐洲公司裏,味道成了初見麵的第一印象,加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脫下外套就去參加下班後的約會或派對,香水在辦公室裏變得越來越普及,越來越濃。
曾經問過一個香水味衝鼻的男同事如此招搖的原因,他說是因為他每天早上搭地鐵來上班,為了抵禦彌漫的包子味,不幹淨的頭發味,他隻能“讓自己的味道包裹自己”,這是我聽過的最自戀的大實話。而另一位女同事,她的香水味可以在一進公司,離她還有二十米的地方就聞得到,問她,她總是一臉無辜地說:“是嗎?”然後吸吸鼻子,迷惑地說:“我就噴了四五下,沒什麼味道呀?!”應驗所謂的“久入芝蘭之室,不聞其香”。某一次和一個公司老總談起來,他說從來不招噴香水、長指甲的女孩,原因是長指甲香噴噴的人應該不是會努力幹活的人,雖然是一家之言,相信也是許多老板的共同想法。可見,男朋友喜歡的事不一定是同事或老板喜歡的事。
有朋友是開酒吧的高手,開一間旺一間,說起他的秘訣,就是每開一間新的,都找一大幫他認識的各色美女去白吃白喝半個月,“十多種不同的香水味,酒杯和冰塊碰擊的清脆聲響,還有昏暗曖昧的燈光,可以讓來的人瞬間荷爾蒙加速分泌,生意好是自然的”。
清晰地記得香奈兒五號的廣告大片裏,男主角在東方快車的走道裏邂逅奧黛麗·塔圖,畫麵對攝人心魄、一見鍾情的香味的表述,就是他在塔圖的耳後三四厘米的短暫停留,於是電光火石之間,一切緣定於瞬間。可見,就像性感內衣是為臥室和情人準備的,把內衣穿到辦公室屬於雷人行為一樣,香水,也是為需要捕捉它味道的人所準備的,太過濃鬱的味道,不管是香還是臭,可能有人喜歡,但都不應該出現在辦公室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