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我們來聊育兒吧!
每期必有
作者:個個
給家長們的“金玉良言”
1.孩子更需要家長何種方式的愛?
孩子最需要家長無條件的接納,給孩子支持和鼓勵。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孩子希望家長因為這份獨特而愛他,而不是因為他有什麼長處或者什麼事情做得好。如果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能接受自己身上的缺點,孩子會一輩子活在自卑和求證自己的好中;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讓孩子信任、無法從父母那裏獲得支持的話,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可以相信的呢?
2.在育兒過程中,家長最該注意哪些細節?
孩子正在成長,所以尊重他們的想法,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很重要。
不要拿孩子當大人看待,想當然地認為他們應該懂道理應該能控製自己,想想看連我們自己都經常控製不了自己,何況是個孩子呢。如果被孩子惹惱了,一定先冷靜一下,不要一下子爆發。有時候平靜一下你會發現孩子的行為也是有他的道理的,你就不生氣了;還有些事情確實讓人生氣,但如果帶著情緒是教育不了孩子的,隻會傷害孩子。
3.哪些語言或行動會給孩子帶來自信和快樂?
肯定和鼓勵會帶給孩子自信與快樂。
有時候孩子淘氣,比如孩子把水倒了一地,玩具也撒在上麵,然後孩子特別開心地展示給你看——這是他幻想的海上大戰。這個時候如果對孩子劈頭蓋臉地一通罵,就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也會傷害孩子,對親子關係也不好。反過來,如果先讚賞孩子的想象力,事後再與孩子一起來整理幹淨就會很好。家長要注意,誇讚一定要就事論事,言之有物,不要僅僅說一些漂亮詞。對於已經上學的孩子,家長搞明白學習成績到底代表什麼,不搞“唯分數論”,同時也幫助孩子認清分數的意義,孩子就不會因為學習成績而不自信不快樂。
4.怎樣塑造孩子的好性格?
家長要搞明白什麼是好性格,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孩子。
比如一個生性慢條斯理的孩子要培養出果斷的性格就很難,要因材施教。另外,從小幫孩子養成好的習慣,也是塑造孩子好性格的必要條件。
5.如何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幫孩子養成好習慣有四個關鍵點:第一要趁早,第二是家長要以身作則,第三是正向強化,第四是要堅持。
舉個幫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的例子吧。首先三歲以前是養成讀書好習慣的關鍵期,不是說以後就養不成這個習慣了,但是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想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在孩子能坐時,父母就應該開始把孩子摟在懷裏進行親子閱讀了。第二,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讀書的氛圍,如果孩子每天耳濡目染的是家長沒事就打開電視看,以後孩子愛讀書那才怪呢。第三個關鍵點是給孩子正向強化,及時鼓勵孩子的點滴進步,不要給孩子貼負麵的標簽,例如逢人就說“這孩子可不愛讀書了”。第四個關鍵點就是要堅持,任何好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時間的。
給寶寶們的“成長寶典”
1.什麼樣的環境更適合孩子成長?
環境能夠提供的刺激越多越豐富越好。
孩子的學習是無意識的,你無法強迫一個小寶寶針對什麼去學習,但是你把想讓他學習的東西都擺在他身邊,他就會隨機把裏麵的一些東西學會。也正因為孩子會從環境中隨機地學習東西,那麼給孩子提供一個優質的環境也就非常重要。
2.如何應對孩子挑食?
給孩子正向強化,慢慢地你久會發現孩子養已經戒掉了挑食的壞習慣。
孩子挑食一開始隻是個人口味的問題,但有時候在家長的誤操作下慢慢變成了一個叫“挑食”的壞毛病。例如大多數的孩子在一開始都不喜歡吃蔬菜,因為蔬菜沒有什麼味道又很難嚼爛,所以會本能地拒絕,但家長不肯就此罷休,從此認定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於是偏要給孩子做蔬菜並夾到孩子的盤子裏。其實,如果孩子不吃,家長不要強迫他,開始可以自己吃掉並告訴孩子蔬菜有營養媽媽喜歡吃,慢慢地可以和孩子協商吃一兩根,當孩子開始吃了就要當著孩子的麵高調宣揚“我的寶寶喜歡吃蔬菜”,給孩子正向強化。
3.不同性格的孩子要如何對待?
不管對什麼性格的孩子,愛他們是最重要的,每種性格都有他可愛的地方。
性格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隻是家長可以加以正確的引導讓不同的性格取長補短。比如對於外向型的孩子,家長可以適當地給他安排些安靜的活動,如畫畫、下棋等;對於內向型的孩子,家長可以安排些運動類遊戲或團隊合作類遊戲來鍛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