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論戰 2(1 / 2)

和高氏科技公司一樣,所有商業飛機公司的其他供應商的業務又開始忙碌起來,這個大飛機製造成功地起到了龍頭效應,帶動了一係列產業的發展,是本來吃不飽的許多軍工企業都拿到了訂單和貸款,前世軍轉民跟民企搶飯碗的風潮因此也從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抑製。而這些供應商們也都意識到計算機科技在工業自動化上的重大意義,紛紛找上了高氏科技公司要求他們幫忙。一時間高氏科技的名聲大噪。這一下高氏科技的人手就立刻捉襟見肘了,關宰豪急忙開始招人。遠在保加利亞的內存磁盤公司的一些工程師從高氏科技的幾個保加利亞顧問的嘴裏聽說這裏的前景光明,待遇又好,也表示出要加盟的興趣。這時的東歐的社會主義陣營現在已經是風雨飄搖,局勢動蕩不明,內存磁盤公司的科技精英們也都人心惶惶,各自在私下此處探聽活動,都希望早日能跳槽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而遙遠的東方社會主義中國就象花兒吸引蜜蜂一樣散發出誘人的芳香,很快,又有三個硬件工程師和三個軟件工程師向這邊拋出了媚眼。

聽到又有六個人有意向加盟高氏科技的消息後,高明大喜過望,決定讓他們都到中國來進行最後一輪的麵試,也希望他們能看到他們未來的公司、工作和環境是什麼樣。幾個人先是在北京和關宰豪談了一下,又和在北京的保加利亞專家們聊了聊,在公司和北京市參觀了一下,緊接著來到上海。高明在上海的高氏科技辦公室會見了他們,然後又帶他們參觀了一下商飛公司。轉了一圈後,幾個人對這樣的環境都極為滿意,這裏雖然也是社會主義國家,但一切都欣欣向榮,環境穩定,公司老板對員工和他們的成果是極為重視,並且為他們提供最好的待遇,要知道他們這樣的工程師在歐美的待遇也比不上在這裏的高,而相對於中國這麼低的物件消費水平,他們拿到的報酬簡直就跟皇家的待遇一樣了。

幾個人回到保加利亞後就紛紛辭職,料理好家裏陸續來到了中國加盟了高氏科技公司,關宰豪也從馬來西亞和印度找來了十幾個計算機人才,因為高氏科技基本上對技術和管理骨幹人才都是以歐美發達國家的薪酬福利為標杆給予的報酬,所以很快就成為了一個人才的吸鐵石。由於這些生力軍的加盟,高氏科技的人手緊缺的狀況得以緩解,工作速度也開始加快了。

在商飛的軟件設計進入穩定階段後,軟件工作的負責人總顧問奇裏科夫找到了高明,建議他可以把這些成果賣給歐美的用戶。高明問道:“這樣我們豈不是沒有技術上的領先了嗎?”奇裏科夫說:“邁克,你知道這種軟件技術的更新極快,即便是我們不去賣出賺錢,過不了多久也會有人研究出來,所以不如我們把一些核心的成果留住,把那些外圍的都賣給他們,而我們總會有新一代的東西出來,這樣他們還得跟著更新,就又得再掏錢。”

高明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就象美國賣軍火一樣,不斷有升級的版本出來,自己留住核心的技術和最先進的成果,把外圍的老舊產品賣出去廢物利用,你要是接著買就要在掏錢,不買又沒法跟上技術的發展,到戰場上就會被升級版的武器打敗。他對奇裏科夫說:“好,這個主意好,不過一定要把外銷的東西和自己的東西拉開代差,保證我們用的是更新升級的版本,而賣出去的是我們淘汰的版本。”奇裏科夫笑著說:“那當然,如果你同意了我就去做了。”內存磁盤公司在歐美的客戶和跳槽的雇員都很多,所以奇裏科夫很快就找到了買家。

高氏科技的當地員工的在技術上進步很快,他們本來都是國內的精英,腦子都是沒得說的,隻是苦於沒人教導,一直處於閉門造車的狀態。經過幾個師傅一帶,立刻就開了竅,各種奇思妙想的創意也就出來了,有幾個工作上麵顯露出了非凡的天分,被幾個專家褒獎有加,高明馬上叮囑關宰豪要留意這些人,一定要加以培養,待遇上也要注意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