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日軍在緬甸的作戰能力,大本營增加了緬甸方麵軍的實力,其作戰部隊多是抽調東南亞戰場上的。其中原來屬於15軍管轄的56師團在這個時候也被劃給33軍管轄。
第33軍的主要任務是穩定,控製滇西,緬北。軍司令官本多政材在接管56師團的同時就開始了他的滇西之行,根據情報顯示,東岸遠征軍的運輸部隊幾乎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急馳在滇緬公路上。本多政材知道,不久的將來中國軍勢必會有一次大動作。
而此時緬甸方麵軍正在忙碌“烏號行動”,第15軍管轄的33師團,15師團,31師團全部抽調到英帕爾地區。如果遠征軍突然進攻,33軍必將陷入孤軍奮戰的窘境。
本多政材在視察結束後給56師團下了六道命令:
(1)增強築城設施,加固防禦工事
(2)增強交通設施,把龍陵——騰衝——瓦甸一線道路改修為汽車公路道,架設備用橋墩,儲備修補橋梁材料和輔助渡江器材
(3)加強幹部教育,士兵戰術技能訓練
(4)對可能成為戰場的地形要周密偵察,全體士兵要熟悉地形
(5)在臘猛,騰衝,龍陵,平嘎,芒市,滾弄儲備可供給3個月戰鬥的預備軍需品
(6)增強體力,全師團官兵每日增加奶類,肉類,蔬菜瓜果各20%
為了貫徹這六道命令,鬆山祐三開始在滇西大興土木,高黎貢山一帶的山體永備工事建造的標準幾乎可以達到防禦150毫米重炮的直接打擊。在各村各縣強行征收糧食,與此同時,56師團開始大範圍調整兵力部署,旅團長水上源藏少將指揮步兵第148聯隊,駐紮於騰北,占據各交通,山口要道。
步兵第113聯隊部署於臘猛,龍陵,芒市的滇緬公路沿線,金岡宗四郎大佐指揮的步兵第146聯隊部署於畹町,平嘎附近,師團直屬炮兵部隊駐紮於空降周邊地區。
為增強滇西防禦力量,本多政材抽調第2師團第29聯隊第1大隊和第53師團直屬偵察聯隊進駐芒市,作為滇西的戰略預備隊,第2師團29聯隊第2大隊進駐龍陵,第18師團第114聯隊駐守片馬,拖角,固東地區。日軍企圖構築起與中國軍隊長期對持的堅固屏障,所有動向都表明勢在與中國軍隊決一死戰。
“我們可以把11集團軍,20集團軍由一個整體分為兩股進攻力量。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高黎貢山的日軍,然後在騰衝,龍陵結合,一直向西,收複畹町,攻克密支那,在芒友和駐印部隊彙合。”蕭毅肅針對滇西日軍的部署,說出了參謀部原來的打算。
“就這樣,反攻關乎國內外戰局變動,各位要全力以赴!”陳誠的眼神堅定起來,在場的軍官們都知道,總司令對這一仗是擺明態度,徹底敲碎日軍在滇西的破爛鍋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