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懷日滅了煙蒂,又睡著了,陳輝和羅成天也沒去打擾秦懷日,兩個人坐在桌子邊研究對敵策略。雖然人人都知道這次反攻的時間有點長,但早點做好準備,打起戰來也比較輕鬆,哪怕是光在紙上推演一下也好。
一直到下午,訓練營的集合號才把秦懷日叫醒。下午基本上都是理論學習,這對於學生兵來說就輕鬆多了。平時坐在教室裏,玩的就是理論,雖然類型不同,但性質還是一樣的。
楚雄,遠征軍長官部。
明亮的會議室內安靜得出奇,遠征軍總司令——陳誠,第11集團軍總指揮——宋希濂,第20集團軍總指揮——霍揆彰,遠征軍參謀長——蕭毅肅圍坐在長桌邊上,討論反攻事宜。
今天,1943年的2月份和往常一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打掃屋子,殺雞宰羊準備過年。然而軍部高層們絲毫沒有被這濃濃的春節氣息所感染,世界各國的利益都決定這次反攻是否能如期進行。
自從史迪威提出“人猿泰山”計劃一直到現在,已經有整整7個月之久。然而當英國說航空母艦不能參加反攻時國民政府內反對聲一陣高過一陣,不僅是蔣委員長咬定必須要有英國的航母和空軍投入戰鬥,就連何應欽,蔣方震這些不負責遠征軍事務的高級官員也確定航母參戰的必要性。
由於去年12月駐印英軍在緬甸沿海的慘敗,英國人開始高聲反對全麵進攻緬甸,致使盟軍不得不重新討論緬甸問題。可喜的是在上個月的摩洛哥卡薩布蘭會議上,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就打擊日本問題展開激烈爭論。
英國以無法提供艦艇為理由,堅決反對發動緬甸反攻,英國的態度很明確:如果奪取仰光需要英國海軍,那麼必須減少英國在歐洲戰場上的任務。
而美國的戰略構想是利用緬甸戰場來牽製南太平洋日軍,同時打通中國陸上通道,方便集結空軍,對日本本土實施越洋打擊。這次會議英國人徹底把總參謀長馬歇爾惹火了,“除非安納吉姆計劃得到實施,否則,在太平洋上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將迫使美國不得不遺憾的撤銷在歐洲戰場上的義務。”
最後,在馬歇爾和美國海軍部長梅爾金上將的強壓下,英國人才被迫同意“安納吉姆”計劃。作戰目標是:在緬甸北部發動地麵攻勢,以重辟滇緬公路,在緬甸南部發動兩犧戰役重新奪取仰光,進攻時間確定在1943年11月。
“各位,這是日軍在滇西局部要塞示意圖。你們有什麼看法?”陳誠的口氣有點不自在,這張示意圖是滇西遊擊隊千辛萬苦繪製出來上交給遠征軍的。
宋希濂靠在椅子上沉默了許久,“從位置上看,日本人將怒江沿線,也就是高黎貢山一線設置了數百個地下永備工事。這樣即可以阻擋我軍在反攻時的大部隊常規作戰,從而轉向叢林戰,山地野戰,這些我軍並不熟悉的作戰方向。”
陳誠點點頭,日本人的確有這樣的意思在裏麵。從日軍動向上就不難看出,由於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節節敗退。到今年年初,聯合聯隊基本無法和太平洋艦隊直接對抗。那麼保住現有的資源地區就成為了日軍大本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