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昆明,大理,楚雄等地,大量的步炮,陸空協同作戰的訓練營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2月1日,重慶軍委會同意Y計劃,中國遠征軍司令部正式成立。
軍委會調任陳誠為遠征軍總司令長官,黃琪翔為遠征軍副總司令,負責整編遠征軍,製訂反攻計劃。陳誠趕赴雲南後,在楚雄設立遠征軍長官部,經過實地視察後,陳誠建議軍委會暫時放棄入緬作戰的戰略構想,新遠征軍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訓練,整合。隨後,在陳誠的同一指揮下,遠征軍開始向雲南西部集結。
而從印度趕到雲南的史迪威更是對這次練兵充滿信心,他希望第一批接受訓練的部隊有30個師,將這30個師按照野戰軍的方式訓練。待形成戰鬥力後,馬上投入對日作戰,第二批還是訓練30個師,等前30個野戰軍師打通中印交通線後,這兩批部隊就可以馬上獲得從印度運來的武器裝備。
這樣的話,遠征軍就擁有60個現代化師,絕對能夠和中南半島上的日軍一決雌雄。之後,在第三批次訓練40個師,以達到為中國陸軍組建100個滿員現代化師的目標。
史迪威設想,第一批30個師作為核心力量,等這批野戰師收複緬甸後立即轉戰於貴州,湖南等中國戰場的第二棱線上,收複漢口,九江這一些長江沿線的重要戰略地區。之後直上華北,進攻徐州。一旦山東收複,美軍就可以在黃海沿線建立機場,直接從中國大陸對日本本土施行跨洋轟炸,這樣太平洋艦隊就可以有充足的力量來對付太平洋上的聯合艦隊了。
史迪威按照這一設想,將雲南的美軍部隊全部集合起來,成立約克部隊作戰本部,以恩多上校為部隊參謀。該部隊主要任務為:一,為雲南訓練中心提供教官,二,幫助陳誠和龍雲製訂作戰計劃.三,按照中美“援華租借物資協議”,將從供應署獲得的物資轉交給遠征軍司令部。
在整訓過程中,美軍聯絡參謀組進入遠征軍部隊,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各集團軍,軍,師,團都設立一般聯絡參謀,步兵團設立一個中尉聯絡官。他們的任務是協助,監督美援武器的使用和配備,充任軍事訓練指導,在反攻中,聯絡參謀組與遠征軍士兵共同作戰,中美聯軍就是這樣形成的。
遠征軍整編以軍為戰鬥單位,軍轄3個師,有一個直屬炮兵團,一個輜重團,兩個工兵團,兩個通訊營,一個戰防炮營,一個特務營,三個野戰醫院。師直轄三個戰鬥團,直屬山炮營,特務連,搜索連,衛生隊。團轄三個步兵營,直屬戰防炮連,通信連,衛生隊。營直轄三個連,戰防炮排,機槍連,每連軍官士兵1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