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費前服務:一種“能解渴”的服務
金融
作者:陳哲
2015年5月7日,在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服務機構零壹公司舉辦的“愛有財上線暨融資發布會上”,零壹研究院院長李耀東介紹了“金融消費前服務”這一概念。“金融消費前服務”涉及到的服務多種多樣,包括為投資理財者提供理財教育、風險計量、財務規劃、投資決策、個性化產品設計、法律與維權等方方麵麵。
什麼樣的服務是好服務?能夠滿足用戶剛需,能為用戶解決問題,讓用戶在享受服務時感覺“很解渴”的服務就是好服務,而金融消費前服務就是一種“能解渴”的服務。
當下金融消費的一大痛點是什麼?那就是麵對浩如煙海的投資理財參考信息,用戶很難從中尋得高價值的信息。正由於高價值決策參考信息的缺乏,用戶麵對琳琅滿目的各色投資理財產品,很難決定哪款適合自己,金融消費甚至成了“碰運氣”、“拚人品”的行為,這一問題顯然需要解決。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人們進行金融消費的方式更為便捷,而金融消費的人群也開始變得更為年輕化,80後、90後漸成消費主力。年輕群體或許不缺投資理財的魄力和激情,但他們在投資理財的經驗和判斷力上相對不足,對“金融消費前服務”的需求更為迫切。
新時代的“金融消費前服務”怎麼做才能“更解渴”?——“互聯網+”。“金融消費前服務”一定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理念與手段,讓服務“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用戶的金融消費生活之中,讓廣大用戶以最低的時間和精力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獲。“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消費前服務”要做的不僅僅是加法,更要做減法。“金融消費前服務”涉及到的服務細分領域多種多樣,例如僅理財教育這一項就涉及到很多內容要去傳播和教育。然而互聯網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內容,最缺的是高度契合用戶需求、對用戶有用的內容。“金融消費前服務”要學會做減法,要能向投資理財用戶提供數量最少、質量最優、最有用的決策信息參考。
怎樣讓“金融消費前服務”所需要的信息內容生生不息?——“自由人的自由聯合”。互聯網世界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自由人的自由聯合”。對廣大投資理財用戶而言,盡管他們的根本需求是一致的,即獲得決策信息參考,以讓自己的投資風險更小、收益最大,但在具體執行層麵,隨著投資理財產品越來越場景化、個性化,圍繞著不同的投資理財產品與組合,用戶對要參考的決策信息會產生很多不同的具體需求,需要得到快速、客觀、科學的解答,而這就是“金融消費前服務”的一個重要體現。當然專業的投資理財谘詢機構也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投資決策參考信息,然而如果所需服務的用戶數量太為龐大的話,就會比較吃力。投資理財谘詢機構可以搭建一個投資理財的在線社區,在自己提供信息內容的同時,吸引和鼓勵更多用戶在社區裏進行高質量的互動與分享,讓用戶在自由聯合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獲得有益的的啟發。
“金融消費前服務”是一個新概念,但它所對應的用戶需求則是存在已久的剛性需求,那就是投資理財用戶希望獲得“事前諸葛亮”的幫助,在金融消費行為發生之前,做出科學理性的投資理財決策,讓後續發生的金融消費行為收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