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提爐灶並沒有想象中那般不堪
陳衝伸手用掌心貼近鍋底感受了一下升溫的過程以及溫度的分布,逐漸確定了自己的計劃。
比起周傑那種看一眼就知道炒不熟的造型,他這些牛肉絲、土豆絲、胡蘿卜片、豆腐塊、魚片則不存在這個的問題,它們體積、受熱麵積大、傳熱快,更關鍵的是,易熟!
因此,陳衝麵臨的問題是如何將五種食材在烹熟的前提下,盡量做到生熟均勻,不粘鍋或者提升口感層次。
但,在沒有任何佐料以及炒勺的輔助下,是很難達到這些要求的。
不過,難不代表不可能,隻要做法得當,充分利用食材的特性以及鍋與爐灶,陳衝還是有信心做到的。
待到鍋內溫度達到五成左右時,他趕緊把切好的牛肉絲放進鍋內。同時右手握住鍋柄,運用手腕的力量將炒鍋按照順時針的方向進行有規律的旋轉,然後通過炒鍋的晃動,帶動裏麵的牛肉絲一起轉動。
這種技術稱之為晃勺,讓牛肉絲一直保持移動不粘鍋、受熱均勻,並且在炒鍋與牛肉絲摩擦之時,增加肉絲表麵的亮度。
同時,晃勺產生的慣力會使牛肉絲與炒鍋之間產生肉眼難以觀察到的間隙,為翻勺或者大翻勺奠定基礎。
勺功的分類雖然沒有刀功那麼多,那麼細,但它的每一個技術都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轉換,可變性非常之大,沒有固定或是統籌的法,隻要適合食材,適合烹飪技法,都可以混搭使用。
“主辦方為了淘汰選手,當真是不擇手段,處處設置陷阱啊。”陳衝一邊晃勺,一邊嘀咕。
別以為‘切菜蒙眼’、‘顛鍋缺勺’這種難題是比賽的核心,實際上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同樣具有毀滅性的打擊。
比如第一個陷阱
第一階段的刀功比試讓人誤以為隻要在規定時間切好食材,就能順利過關。如此一來,在無法保證食材處理精度的時候,自然有人以粗糙代替。
結果呢?
大部分偷奸耍滑之人的確過關了,卻也基本宣告無緣第二輪。
至於第二個陷阱則是食材!
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如何烹熟食材所吸引時,食材反而成了通向成功的絆腳石。
土豆、胡蘿卜、豆腐、牛肉、魚肉。表麵上看,這五種食材以土豆最難熟,依次是胡蘿卜、牛肉、豆腐以及魚肉。
主辦方沒有提供餐盤,意味著炒製途中,無法將炒熟的菜轉移出來,隻能留在鍋裏。
所以,從主觀上來看,先炒土豆明顯是最明知的選擇。從最不易熟的食材入手,慢慢加入其他食材。
可是,如果真這樣做了,那就中計了,因為沒有用水泡過的土豆,澱粉含量很高,在沒有油的輔助下,絕對會粘鍋,在鍋底形成一層粗糙的鍋巴,且越來越黑。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二種食材入鍋之後的結果可想而知,要麼和澱粉站在一起,要麼受熱不均勻,半熟不了。
“叮!15號選手選擇離場”
陳衝微微挑眉,因為15號選手不正是自己左手邊那位胡子拉碴的大叔麼
“哐當,嗎的。”
左邊傳來一聲金屬交加的聲音以及一聲叫罵,陳衝轉頭一看,隻見那位淘汰的選手將炒鍋仍在了桌上,轉身就走。
爐灶的火還開著,被工作人員關閉,而那口炒鍋裏,土豆絲沾滿了炒鍋的大部分麵積,已經動不了了,隻能眼睜睜看著它越來越黑,散發出刺鼻的焦臭。
陳衝搖了搖頭,真是什麼來什麼,剛土豆不能第一個下鍋,就有人中招了。
“叮!8號選手選擇離場”
“叮!48號選手選擇離場”
“叮!41號選手選擇離場”
…
電子音越來越密集,淘汰的人越來越多,雖然陳衝不清楚這些人為什麼淘汰,但不難猜測,其中有不少人的情況和15號一樣。
呲呲
鍋裏的牛肉絲開始冒出白煙,一股淡淡的香味逐漸散出,像極了烤肉的味道。
陳衝的炒鍋還在晃動,牛肉絲也在晃動,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此過程中,炒鍋的表麵已經緩緩出現了一層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