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百感交集(2 / 2)

張濤跟著父親去過糧倉幾次,那幅奇異的景象讓他至今難忘。如宮殿般寬闊龐大的糧倉裏黃澄澄的穀子堆積如山。穀山靠門邊為半圓錐形,從地板直抵屋頂,真是氣勢磅礴、巍峨壯觀。穀粒黃光閃爍,耀人眼目,讓人覺得置身於一個黃金的世界。一粒穀子微不足道,可數十噸稻穀的積聚就給人無比的震撼了。這些稻穀來自無數個不同的村莊,來自形狀不一、大小相異的稻田,甚至於來自不同的品種,然後又會運到各個地方、各大城市,運到千家萬戶,運到那些吃公糧的手裏。

這一切又該作如何的感歎呢?張濤眼睛模糊了,思緒也模糊了。這一片金黃的世界,一端係著的是哭,另一端係著是笑。哭的世界是那些勒緊肚皮、佝僂著身子,在烈日炎炎的田野裏揮汗如雨的老農。他捧著金黃的穀子在笑,他們的心裏卻在哭,因為這些穀子是要去堆砌那不屬於自己的金黃的世界呀!笑的世界是那一支坐在空調屋裏舒服享受著的吃公糧的龐大隊伍。

哭的世界裏,農民承擔著世上最繁重、最複雜,其技術含量也最強、最全麵的活,他們一年勞作所得也許還不如那些吃公糧的人的一個月收入,可他們得交公糧養著這些人,而且這些人還享受著各個方麵的福利待遇。

寫到這裏,本作者忍不住又想多嘮叨幾句。農業稅取消,舉國上下一片歡騰。不過,仍有不少專家、高官鼓聒說,這是影響土地拋荒的原凶,也會影響農民的納稅光榮感。一些農民麵對政府的補貼甚至也產生無功受祿,白白受益的愧疚的心理。

前者讓人憤怒,後者讓人悲哀。憤怒的是,為什麼農民就必須子子孫孫捆綁在土地上呢?為什麼就不能享受國家發展所帶來的一些實惠呢?怕土地拋荒,國家把糧價調高,把生產資料價格降低,讓農民有利可圖,覺得比到外麵當農民工要強,他們還不搶著去種田嗎?

悲哀的是,取消農業稅,農民們沒有想到,他們依然是納稅人。我國現在的稅製是以間接稅為主的,間接稅占稅收的比重,大致在70%左右,它們來自流通環節中企業所交的增值稅、營業稅等。而這些稅往往都被企業加在商品中,一環環悄悄轉嫁給消費者。對於農民來說,他們農業生產所購買的農機具,化肥,農藥,種子,地膜,農機具使用的成品油中,都含有增值稅和消費稅。這些稅收,本來是可以部分轉嫁給消費者的,但由於農產品尤其糧食價格是被國家管控的,農民實際上無法將生產資料中的稅收通過價格轉嫁給下遊,絕大多數仍由農民自己承擔。此外,農民通過其它消費,比如說吃的、穿的、用的,那都是間接納了稅的。是以那些說取消農業稅後農民不再負擔稅收的完全是一派胡言。作為納稅人的農民也應該理直氣壯地將享受公共財政服務當成自己應有的權利,而不是國家的恩賜,誠惶誠恐,謝國隆恩。

唉!張濤喟然長歎一聲,這農民蠢子的稱呼果然是名符其實啊!跟著他便快步向家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