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家裏現在可熱鬧了,聞蛇肉香而來的人絡繹不絕,把屋子擠得滿滿的。家裏與倉屋裏各開了兩桌,這四桌已經開餐。坐著的基本上是張濤家年長的主要親戚和村裏一些有聲望的長輩。站著的比坐著的人可多多了,他們大多是張濤父母的晚輩親朋或者是他家近前近後的鄉親。這些鄉親他們吃的是走馬席,從家裏端飯碗過來,從桌子上夾點蛇肉嚐嚐鮮,圖個熱鬧而已。
張濤的家人都在這幾桌穿梭忙碌著。人龍與春花心裏都樂開花了,平時總是吃人家的,難得有這麼次機會還還禮。他們不停地在熱情地招呼著,“大家都吃,別講客氣,不夠我再去炒!”這話說得好聽,可春花心裏卻在打鼓了,再炒又用什麼炒呢?這人來得那麼多,而且還不斷在增加,那就是再有一百斤蛇肉也不夠吃啊!
所有人看起來都很粗魯,盯著桌子上那一碗碗盛著蛇肉、兔子肉、黃鱔肉、泥鰍肉、青蛙肉的眼睛那是閃閃發光,嘴角溢著口水,其喉頭也不時動彈著,挨著坐的彼此都似乎能聽到對方喉嚨裏的咕嚕聲可他們吃得卻都很文雅,一個個隻是用筷尖在碗裏夾點菜,放到嘴裏後那是要咀嚼半天才下咽的,接著就是感歎這菜的美味,再又天南地北胡扯一通,才夾第二次菜。
大家心裏都明鏡似的,今天可是來嚐鮮,而不是飽肚子的。嚐了鮮就得趕緊讓出位置給別人坐。做人嘛!那就得有點眼色,自己能到這裏成為座上賓,那已經是很有麵子的事。是以四桌菜幾十個人吃了半天,菜碗照舊還有不少菜。
當然,這裏也有不講理的客人,那就是那些小孩子,他們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鑽到桌子邊,夾了一把菜就逃,惹得眾人一陣大笑。其父母自然又要對孩子一頓教訓與斥責。
有一桌按猛子的意思擺在禾坪上,那是特意留給張濤和他的同學朋友的。猛子他們早早就端坐桌前,因為張濤還沒到,他們也隻有望著滿桌菜肴囗水長流的份。來來往往的鄉親們,認識不認識的都與他們熱情地打著招呼,盛讚著他們下午的英雄壯舉,這讓他們心裏好一陣得瑟。
看到張濤家如此熱鬧的景象,猛子他們真是感慨萬千。他們總算真正體會到了,城裏與鄉下區別大的,不是那寬闊的街道,那金碧輝煌的高樓大廈,那燈紅酒綠的繁華生活,而是這人心。城裏人往往老死不相往來,他們心裏有的多是冷漠,而鄉下這些鄉親們,他們的心彼此間沒有樊籬,流淌著的濃濃的情和愛。
要是在城裏的話,誰家意外得了這麼一點點野味,那還不關著門自家人,最多再幾個主要親朋飽吃一頓了事。那象這裏一樣,似乎整個村裏人都要吃遍。特別是這些人彼此謙讓、彬彬有禮、文雅的吃相,讓他們感到尤為震撼與慚愧。與之相較,他們覺得,粗魯放在他們這些所謂的城裏人頭上才是最合適的。這其實也是他們能忍著嘴饞至今沒有動筷,耐著性子等張濤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