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號聲聲(1 / 1)

這是一個重要的比賽,我說不清大家為何如此重視,但是,每天辛苦的訓練讓我知道它有多嚴肅······鼓號隊的比賽,是要從小鼓的節奏、大鼓的穩重、小鑔的清脆、大鑔的響亮、小號的莊嚴到每一個隊員的重視,才能獲得金號獎。我校從未沒拿到金號獎,不能在我們這裏斷開。

手中的小軍鼓看起來已經很舊了,薄薄的鼓麵,上麵印著一些大寫英文字母。鼓旁邊一圈生鏽了,它再破,也不失光彩。我們為了區分,在鼓上貼了名字。畢竟三年才一次比賽,我們有福氣參加是件好事,是好事就別嫌累。木質的鼓槌或重或輕的落在鼓麵上,反反複複,手酸了,照樣,好鼓都能敲出好曲子。

作為一名小鼓手,一定要嚴肅的對待每一首曲子。一套曲一套曲的學,一個班一個班的過。我們就算敲不好,老師也不會批評,因為時間緊,不好的就留下來練。小鼓、大鼓、小鑔、大鑔、小號都有學校相對專業的老師教,分開訓練了一個月。每天早上七點四十開始訓練,四點鍾放學後在練一小時。

從九月初我們就開始急急忙忙的張羅這個比賽,學得很快,高要求、高效率。一個月後我們會演奏了自己負責的樂器,把整個過程都學會了,就差組合在一起。

右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雙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雙右左右左右雙右左右左右雙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雙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雙右左右左右雙右左右左右雙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這是出旗曲。

右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壓拉壓拉壓右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壓拉壓拉壓右右左右雙雙右左右左右右左右雙雙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雙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這是退旗曲。

還有間奏曲、迎賓曲。迎賓曲最長,最難記,一個星期都沒學會,好在我暑假都背過了,看著他們死記苦背的樣子,我鬆了口氣。最後兩個月最緊張,小鼓手24人,大鼓手6人,小鑔手12人,大鑔手6人,小號手12人,指揮一人,(是毛栗子,誰叫她姓栗)老師無數都忙碌起來,又是排隊型又是換新裝備,我終於知道什麼是缺一不可。早上七點半開始訓練,不許進班,一直練到八點半;中午十二點二十練到一點半;下午放學後練到五點二十。當時有個廣播操比賽,我又要參加,一天到校七八小時,光是各種訓練就占了四個小時。作業太多,訓練太累,垮了腰,駝了背。

彩排那天,天是藍的,陽光是金色的,十一月底了,穿著薄薄的鼓號隊隊服,拿起沉重的樂器,實在太糟糕了。陽光下,金紅相間的隊服十分鮮豔,仿佛在閃光,胸前紅領巾像火焰在燃燒,每一套曲敲完了我又多一分緊張,小號的聲音那麼驕傲,每個樂器都敲出了勝利的樂曲,我抬頭挺胸,十分精神,風再吹得猛些吧,反正我什麼也不怕。

正式錄像那天我更加焦躁不安,鼓換上了新背帶、新隊旗、新鼓槌。所有樂器上都有隊旗或紅綢子,女孩們複古風的雙麻花辮係上了紅絲帶,大家都化妝了,在陽光下我們都是好隊員。

鼓號隊比賽結束了,我們不負所望,獲得了金號獎。那段時光變成了一段忘不了的記憶,在每個隊員心中,永遠不會磨滅。

一個學期後,一年級入學儀式,出旗曲和退旗曲都是我們當年敲的,大鼓、小鼓、大鑔、小鑔、小號······那小鼓聲中,也有一個是我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