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金帳議事(1 / 3)

出大同邊關陽和衛去往草原,向西北方向走兩百多裏左右就是察哈爾部,這裏現在就是草原的權利中心,因為延達汗的金帳就設在此處。

四月的草原早晚溫差很大,白天可以打赤膊,而晚上就必須蓋著羊皮被睡覺了,但是春草經過了一個冬天雪水的滋潤,已經按耐不住寂寞,紛紛從泥土中探出頭來。此時隨便站在一個丘陵上張望四處,入眼都是無邊無際的嫩綠色,好像是在大地上鋪著一張巨大的綠毯。

上萬頂氈帳連成一片,數不盡的牛羊、馬匹在四周遊蕩,執刀挽弓的蒙古士兵穿梭其間,還有遠道而來的信使,騎著快馬將草原上四麵八方的消息送達此處。

部落內更是想象不出來的熱鬧,有來自中原和西域的商人,帶著各地的鹽巴、茶葉、香料、美酒、寶馬、玉石、珍珠、金器還有女人,與蒙古人進行交換,雙方討價還價。在氈帳群的外圍,還有打量蒙古人從中原和遼東擄來的漢人、女真人充當著勞役的奴隸,他們瘦骨嶙峋,穿著僅能蔽體的單薄衣物,或是伺候牛羊,或是將廢鐵熔化成鐵水,並將其鍛造成各種殺人的兵器,稍有不賣力幹活的,即遭蒙古士兵的鞭打。

在開闊的天地之間,一道黑色的洪流從東方踏著春草,向這邊馳來。遠遠的,那黑色一抹在那綠色的基調上,顯得突兀和不協調,這是延達汗狩獵歸來的隊伍。

當先到達的是一夥騎兵隊伍,他們騎著快馬通報大汗回歸的消息,在營地還很賣弄地前耍了一下自己精湛的騎術,他們都是延達汗的金帳武士。在這個年代裏,對於蒙古男人們來說,能成為一名金帳武士那是對你能力的肯定,是一件十分值得炫耀的事情。

營地內的蒙古牧民們紛紛整理好自己的穿戴,恭敬地立在路旁,向著他們心目中的大汗頂禮膜拜,在無比恭敬的眼神中夾雜著的就是狂熱之情。

蒙古人以九為神聖,白色為吉祥,在這支龐大的隊伍之中,蒙古大汗王權的象征——九尾白旄大纛旗在春風中高高飄揚。

看著延達汗的隊伍慢慢過來,牧民們頓時沸騰了,他們歡呼著、跳躍著,狂熱地隊伍迎去,他們衝著那九尾白旄大纛高聲歡呼。甚至有人熱淚盈眶,有人伏地跪倒,有人虔誠的念著祝福的經文……

延達汗在漢人眼裏那是惡魔的代名詞,可是對於蒙古人而言,他卻是個英雄,他經過幾十年的東征西討,終於在幾年前,中部蒙古所有的部落都宣誓效忠於他,延達汗將戰爭之火引向了蒙古草原之外的中原、西域、遼東等地,他給蒙古人帶來了和平。他願意跟效忠於他的人共同分享財富、土地、美酒與女人,前提是,隻要你跟著他,並聽從與他,所以蒙古人崇拜他,並效忠於他,甚至願意為他獻出生命。

延達汗在統一蒙古之後,將蒙古劃分為六個萬戶,以三個萬戶為一翼,分成左右兩翼。左翼3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黃金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3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郭勒津部)、永謝布萬戶。

左翼3萬戶由延達汗直接統治,延達汗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3萬戶由延達汗的第三個兒子巴爾斯博羅特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6萬戶除郭勒津部以外,延達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他用這種方式鞏固其對草原的統治。

夜晚,部落營地內無數個篝火燃燒起來,好似夜空中的繁星一樣,數百口大鍋支了起來,廚子們忙前忙後,把牛羊剁成塊扔進大鍋中,準備著一個盛大的晚宴。在這個春天的夜晚,寒冷根本不是什麼問題,似乎人人都在歡慶著,分享著酷愛打獵的延達汗滿載而歸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