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禍起蕭牆(3 / 3)

“大膽兄弟,你剛才怎麼了,縣城那麼多人,稍不留神我們就會暴露,我們倆的性命是小事,但是完不成上級交代的任務,誰都付不起這個責任。

是不是還忘不了那個女人?你要記住,你已經不是一個玩命的反動政府的警察了,你是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隊長,是革命戰士。現在江北很快就要全部解放了,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盡可能摸清國軍沿江的布防情況,為解放南江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周長貴和謝大膽出來了縣城,走到一個僻靜處,長貴終於忍不住的和謝大膽嚴肅的說道。

“周政委,你說的對,可是感情這個東西不是想控製,你就能控製的了的,再說了不是很快就要解放了,南江縣城不遲早是我們的嗎?我的大政委,你也沒必要那麼擔心暴露吧。再說了,即便我倆暴露了,他們又能怎樣?我正好跟他們好好玩玩。”

謝大膽的政治覺悟到是有所提高,但是本性還是一時難改。

“我說謝隊長,我們出來是執行偵查任務的,不是和敵人玩命的,哎??????我已經跟你說過好幾遍了,我們的一切行動都要服從上級組織的安排,南江縣委的負責同誌,代號叫什麼來著,對,叫‘魚鷹’的領導不是指示我們,遊擊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掌握國軍的布防,有機會的時候襲擾一下,要在保存實力的前提下,防止敵人對縣城的破壞,要配合解放軍解放南江縣,把一個完整的南江縣交到人民的手中,這個你是知道的啊。”

周長貴又向謝大膽發揮著他的職務特長,又做起了大膽的思想政治工作。

“知道、知道了,政委同誌。”大膽邊走邊支應著周長貴。

少民差人叫來了安記百貨的管賬先生老杜,問起安家所有糕點、幹貨等食品的存貨情況。

“二少爺,從節前到節後,安記百貨的庫存不斷加大。

這是往年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外地的客戶今年基本就沒有了。到現在春香糕大約是一千五百多斤存貨,大小京果約一千二百斤,花生仁一千多斤,其他的各類瓜子,幹果每個品種最少的都有好幾百斤,有的還存了一千多斤,政府的法幣年後又貶值了不少,雖然物價也漲了,可是有價無市啊。

二少爺現在安家的買賣比去年下降了不少,照這樣下去,不出半年生意可就做不下去了。”杜先生一張口就向少民大倒苦水。

“杜先生不要著急,安家的存貨有沒有變質、發黴的?再看看我們的貨都是從哪幾家進的,你回去開列一張清單給我。”少民呡了一口茶,不緊不慢的跟管賬先生說著。

“清單我已經擬好了,請二少爺過目。”管賬先生急忙遞給少民一份清單。少民一邊看著賬房先生,一邊略帶驚訝的接過清單,仔細地看著:

安記百貨存貨清單如下:

黃酒兩缸,約一千兩百斤(老糟豆腐坊)

花雕三缸,約一千伍佰斤(老糟豆腐坊)

南江加飯陳釀,約一千斤(老糟豆腐坊)

鹵味豆腐幹四百八十斤(盒)

金華火腿十八隻(外地采購)

香腸八百五十斤、香肚三百六十五斤(安家橋頭飯莊)

春香糕一千五百一十斤(胡記糕點進貨),其中八百斤略有變質(幹硬),

大京果五百五十斤(胡記糕點進貨),

小京果七百七十斤(李記京果鋪進貨)其中約五百斤已經幹硬,

大核桃三百六十斤(李記京果鋪進貨)

小核桃二百八十五斤(胡記糕點進貨)

五香花生仁九百二十斤(李記京果鋪進貨)

鹽水花生仁七百斤(劉記瓜子進貨)

茴香蠶豆六百二十斤(劉記瓜子進貨)

西瓜子五百六十斤(劉記瓜子進貨)略有變質,

南瓜子七百五十斤(劉記瓜子進貨)略有變質,

香瓜子(葵花籽)一千一百八十五斤(劉記瓜子進貨)一千一百五十斤略有變質,

杏仁、南瓜幹、葡萄幹、年糕片、桃酥等應節幹果每樣不到一百斤,全部變質(主要是發黴)

另安記茶樓、安家橋頭飯莊還有少量存貨,供維持日常經營

安記米店的米和麵還有不少存貨,均有少許變質、發黴。

少民看著管賬先生送來的清單,麵色有些下沉,但是很快還是恢複了常態。

“不知道杜先生對這份清單,有何高見?”少民把清單放在茶案上,平靜的說道。

“有些貨可以存放較長時間,這個倒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現在眼下就是如何處理已經變質的貨物,這可是個老大難問題。按理應該找那幾家供貨的店鋪協商一下,如何處理變質的存貨。反正安家百貨不能賣變質的貨出去,這可是砸了我們自家的招牌。”對管賬先生的話,少民未置可否。

安少民一邊靜靜地聽著,一邊喝著手裏端著的茶水。

管賬先生在安家做事也有十多年了,也算是安家的心腹。他是看著少民長大的。見到少民看著清單一言不發,杜先生知道少民心裏正在盤算著,他知道做生意到了這個份上,可以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了。少民看著那份清單,足足有十來分鍾,隨後看了一眼對麵坐著的杜先生,放下了茶杯。

“杜先生是安家的老人了,也是我的長輩,現在安家的生意,可是到了生死關頭。還望杜先生鼎力相助才是,安家一定不會忘記先生的恩德。”

“少東家說哪裏話,老爺臨出門就交代過,讓我幫襯二少爺把安家的生意做好,這是我的本分,現在安家的生意遇到難處,我本當全力以赴,二少爺有什麼事情需要杜某人去辦,盡管吩咐好了。

千萬不要說恩德二字,要說恩德,也是安家有恩於我呀。”

“杜先生言重了,不知道安記百貨現在的銷售量是多少?我想這麼辦,先把價格降個二、三成,銷掉一部分存貨,然後我再把價格壓下來,從胡記、李記劉記低價進一批貨,先付一半貨款,其餘貨款待到六月底一次性付清,到時就把所有的存貨全部退回他們三家,隻要告知他們用存貨抵付剩餘貨款。

這樣一來胡記他們三家,到時也隻有欲哭無淚了。”少民還是邊喝著茶,邊和老杜說著話。

“這個辦法到不是不行,以前老一輩生意人也用過,但是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二少爺真的要用這個辦法一試?”老杜對二少爺的想法頗感有點意外。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商場如戰場,弱肉強食本來就是做生意永遠的法則。再加上現在安家的經營也是困難重重,銷售已經大不如以前了。”少民依舊平靜地說著。

“二少爺說得沒錯。往年是外地的客戶,至少能買走安記百貨一半的銷售量,今年基本沒有外地客人到南江縣來,來過幾個杭州的客人,隻要了很少的一點貨,時局不穩大家都不敢進太多的貨。而且隻付法幣,很少有硬通貨結賬的。

不過二少爺請放寬心,我們安家的生意,在南江已經算是不錯的了,胡記、李記、劉記他們幾家有的都快撐不下去了。”管賬的杜先生一五一十的說著。

“要的就是杜先生這句話,有撐不下去的,我們就能最後加把火,讓他們徹徹底底的關張。”少民眼睛一亮,突然覺得信心大增。

“杜先生,我馬上擬定三份契約,以安家百貨鋪的名義和胡記、李記、劉記簽訂三份供貨合同(契約),我要用這三份契約把這三家徹底擊垮,最重要的是想辦法把胡記配方拿到手。”少民向杜先生表明了自己的計劃。

“這個辦法好倒是好,想必二少爺早有計劃,劉記和李記應該沒什麼問題,就怕胡記不肯輕易就範。”杜先生不無擔心的說道。

“我們不下魚餌,魚當然不會咬鉤。得先讓他們三家嚐到甜頭,再讓他們去吞苦果。

到時還要靠先生多多費心,順便問一句,你對這三家的經營狀況了解多少,知己知彼方能大獲全勝啊。”少民下意識湊近杜先生低聲說道。

“二少爺盡管放心,我對胡記、劉記、李記這三家店鋪的觀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胡記現在也就一個禮拜開工一次,過了驚蟄到現在還沒開工呢。李記和劉記還不如胡記,這個二少爺是知道的,劉記的老板劉光宗還是個賭鬼,聽說今年過節差一點把店鋪都輸光了,他老婆帶著兩個孩子回鄉下娘家了。

就劉光宗和他的大女兒梅子住在店裏,老劉的女兒大梅子,我看命可真夠苦的,早晚會被她父親給賣了還賭債。李記的掌櫃李祖明是個酒鬼,掙的錢全部都送給賣酒的酒坊了。”杜先生把了解到的情況向少民和盤托出。

“噢,劉光宗的女兒大梅子我見過,挺文靜漂亮的,怎麼攤上這麼個賭棍父親。李祖明嘛,我記得是去年,有一次醉酒掉進水裏,幸好被人撈上來了,要不然也早就做鬼了,當時我就在旁邊。這兩家倒是好辦,就是胡廣元比較難對付,這個胡廣元據說是存了一些家底的。你知道嗎?”

聽了管賬先生的一席話,安少民的心裏漸漸有了底氣,他覺得擊垮胡記、李記、劉記不僅用不了多長時間,而且還不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

“二少爺說得正是,胡廣元的家底是有一些,但是頭年大兒子胡文山娶媳婦花銷了不少,再就是二兒子文海又是個浪蕩公子,在上海沒少敗他老子的銀元。還有一事,可能二少爺不知道,胡家的老大和劉家的大女兒本來是定過婚約的,但是劉光宗向胡家獅子大開口,要五十根金條的聘禮,把胡廣元氣的在床上躺了好幾天,大罵劉光宗是個唯利是圖的小人??????最後婚事告吹。

可是把兩個孩子害苦了,文山和大梅子也算是青梅竹馬的一對,硬是讓劉光宗給拆散了。”杜先生把知道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少民。

“那杜先生知不知道胡家老大娶了哪家的姑娘?”少民好奇的問道。

“聽說是一個鄉下的農村姑娘,開始胡家老大還不願意,據說胡廣元把胡記的祖傳配方傳給了胡文山,讓他子承父業,一人撐起胡記的買賣,胡文山就答應了,娶了他老子給他找的鄉下媳婦,現在就剩下劉家的女兒獨守閨房了。

依我看,胡文山這小子也是靠不住的,為了能接手胡記的買賣,把大梅子這個有情有義的好姑娘硬是給拋棄了。”杜先生說完以後,輕輕地搖了搖頭。

“這個大梅子的大名是不是叫劉雪梅?”少民若有所思的問道。

“沒錯啊,二少爺怎麼想起問道這個,該不是二少爺??????”

“杜先生不要多慮了,我也就是好奇,隨便這麼一問而已。杜先生是知道的,我的那位二少奶奶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啊??????”少民有意打斷了杜先生的話,但是他已經把自己的意思,可以說是毫不掩飾的透漏給了麵前的這位管賬先生。

“二少爺的心思我已經知道了,我知道應該怎麼辦了,二少爺容杜某人一段時間,找到合適的時機,我一定幫二少爺辦成這件事。”

“這個事情隻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少民意味深長的叮囑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