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皆有戰心,韓可孤很是欣慰,時逢亂世正在建功之時,難得同心一誌,士氣堪以大用,散會後他特意留下李長風共用晚餐。本來以往同席之人很多,但如今各有公務,所以聚餐的時候便少了許多。 吩咐廚下料理了幾個小菜,韓可孤與李長風對酌起來,兩個人都不比蔡高嶺喜好杯中之物,之所以飲酒隻是將它做成談心的引子。互敬了兩杯下肚,韓可孤問道:“長風,窩魯朵城守城官耶律易昕殺了監軍蕭一,將其城降了金兵,你可知道了麼?”
“知道。”李長風參謀軍事,手中掌握著斥候信息來源,如此大事自然瞞不過他,他歎息一聲回道:”當初大石公一路西行,凱歌頻奏,窩魯朵城金兵七千鐵騎遭盡殲,一時稱為大捷,曾幾何時,竟被無恥之輩給輕易斷是掉了。“
“窩魯朵城一失,便壞了可敦樊籬。”今日難得與長風清閑飲酒,韓可孤本心是舒暢情緒,論些輕鬆的話題,然而說到此方,不由又心頭火起,‘咚’的一聲將杯子頓到了案上,直弄得裏麵的酒水四濺了出來。李長風暗暗苦笑,韓大人這一把年紀了,性情竟更見火爆,看來久在軍中與這些殺場將軍廝混在一起,果然會讓人脾氣見大。幸好韓煒了解父親,飯前在案子旁便預備了一條淨巾,李長風揀過來一邊收拾漫案的湯湯水水一邊小心地問道“當時趁著金兵立足未穩,大石公當既時援救才是,緣何未做此行?”
“我原也做如是想,但後來才聞知大石公即時調派武安伯奚廉與驃騎將軍百潤楓就近與遊離在窩魯朵城外的府兵殘營會合,戮力收複。誰知奚廉、百潤楓竟言信州是為建安軍防區,都推諉不前,隻為保存實力,不肯稍冒風險。”
李長風搖頭苦笑說:“當日在朝中,蕭抗剌大人便曾有言,‘今時之遼,政令不達,軍紀糜廢,隻用不堪二字已不足以形容了。’鎮兵自專,師帥無用,隻為自己的一點小心思便罔顧大義,隻怕如此下去,複國無期矣!”
韓可孤也是唉歎一聲,今時之形式正是和了此言,他雖然口中不肯承認,但心中卻早有認同,隻是一腔子忠誠熱血在堅持罷了。端起杯中剩餘的半盞酒,仰頭一飲而盡,歎道:“便是抗剌大人自己這樣一位中樞重臣、國之貴戚,此次也遭了荼毒。”
李長風曾經與蕭抗剌相處過一些時日,對他的道德人品大為佩服的,在朝時兩人問政答策頗為投機,亦如韓可孤一般是亦師亦友的望年交情,此時陡然聽到韓大人此語,不覺大驚問道:“蕭大人出了什麼事麼?”
“便是上月,大石公調令王順風會防信州,見令行不暢,便委派抗剌大人前往督促,誰知王順風竟依此認定朝廷對其有疑,大發起莫名雷霆來,索性棄了信州往東而去,並且滿城劫掠,有驛差回來稟報,說見到蕭大人時,他的臨時公府淩亂不堪,狼藉遍地。大人正坐在堂中一把椅子上,衣冠不整,氣得渾身發顫。經詢問後才知道是被王營標下的官兵連番抄搶足足肆虐了四五回,能擄走的擄走,擄不走的便全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