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節(2 / 2)

九百奚營雖小,但具有很大戰略意義,它與鹹平、海龍呈三足鼎立之態勢,正好拱衛通州。韓可孤那能容有失,趕緊調兵遣將。此戰用別人他不放心,正擬派李長風親自率領一隊人馬前往襄助,恰在此時有細作來報,說是金軍宗翰聽聞耶律餘睹與可敦城下一敗而叛,一怒之下派出出萬人隊快馬攔截住這批殘兵,就在距離九百奚營不足百裏之地進行了好一場廝殺,把個耶律餘睹打得隻帶出不足千人亡命往西逃竄。

這可真是一驚複又一喜,大起大落之間讓韓可孤頗有些頭腦眩暈心跳加速的感覺,但這些年的戰爭經曆使他敏銳地感知到敵人內訌,即是自己化被動為主動的機會。立即招集手下人等,相詢有可乘之機,我們計將安出?

蔡高嶺略一思忖道:"此番宗瀚出兵,旨在破那耶律餘睹,與之交手後,所派人馬必有損失,我等隻從速殺出,見機行事即可,總之不讓自己吃了虧便是。"韓可孤點頭不語,耶律衝不耐煩算計,隻直衝衝請戰:“末將願領本營人馬去會那金賊,隻請大人下令便是。”?????

正討論時,親兵來報,有海龍、鹹平、九百奚營的驛信一起到了,接進來展開一看,原來都是常氏兄弟等人的請戰之書,說是賊方內亂,正是乘機之時,而且賊兵戰後不退,似有覬覦我方城池之企圖,必以打擊之。不過金賊據與東南一線,攸忽不定,所以非一地之力可以為功,務乞克日出發大軍,以便多方夾攻方能得手。

見韓大人看罷了來信,邢之民道:“敵人如今正在勢孤之時,末將以為,我方應該分路而出,以包抄之勢並進,以求一戰全功。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關東點頭附議道:“我方之兵多是未經大戰之勇,恐臨陣之期有所失措,所以末將認為不可合兵而多。若做成一處出去,一旦有警,一處亂則百處亂,便至不可收拾,方才邢將軍所言,可見英雄所見略同。末將願領本營人馬做一部先鋒。”

韓可孤坐在案後聽講,點頭道:“分而出之,圍而殲之,確是不錯的主意,也與常將軍幾人的意見相合,隻是如此一來,兵力上便有些不敷分配,如之奈何?”

李長風接口道:“一軍之眾,重在將帥,此番出戰,有海龍、鹹平和九百奚營方麵策應,我們這裏至多也不過分出幾路,依長風看來,人馬是足夠了的。為軍之道,變化無窮,不可拘執一端,誠如蔡大人所言,隻臨陣見機而動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