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節(1 / 2)

三條要求提得很過份,讓人難以接受。其一、要求軍府方麵披麻戴孝大辦喪事。第二、將打死奚老棍子的軍士嚴懲,以一命抵償一命。最後一項讓軍府賠付一千兩銀鈔給武騎營做為撫恤。

這真是蹬著鼻子上臉,欺人太甚。第三條發些撫恤猶就罷了,前兩條明顯打臉。韓可孤一巴掌拍在麵前案子上,雙目冒火怒聲道:“這阿平之真欺我不好整冶與他,白日做夢起來!”喚親兵過來:“將奚老棍子的屍身搬開,莫讓他擋了進府的道路。”

“慢!"見親兵領命要走,李長風趕緊站起身擺手阻攔住:“大人,以我之見莫如先購置付棺木將那人的屍首裝斂了,找一間陰冷的屋子存放。如此大熱的天氣任由著拋屍府門外麵總是不好看。”

看韓可孤沒有阻攔,是默許了。立刻讓手下著手去辦。

"大人,事涉軍府、刺史兩家,依學生之意,還得找那邊做個商議為好。"李長風建議道。

想著耶律奉咋日表現出來的曖昧態度,韓可孤知道與他商量不出好來,無非是糊幾把爛稀泥,言幾句廢話罷了。但也認為李長風考慮得周詳,牽涉到兩支軍隊穩定的事情,把他撇到一邊總是說不過去,便道:“那便請高嶺先過府與他招呼一聲,待晚些時侯我親自拜訪。”

這是極高的禮遇了,蔡高嶺與耶律奉階位仿佛,由他去做傳話人,足顯其誠。

然而未過片刻,蔡高嶺回來,臉色極其難看:“耶律大人門下吏子稱他昨日受了驚嚇,正病倒在炕上不能見客。”竟然是吃了個閉門羹,也難怪他不悅了,幸虧這幾年與李長風久在一起,學到些收斂之道,否則早發起飆來。

意料之中,情理之外,韓可孤鄙視耶律奉不知禮數,其它並不以為意,坐在那裏向蔡高嶺道了聲辛苦,爾後說:“既然不見,那便算了。”

李長風輕聲道:"事情出在這裏,置之不理總非解決之道,事關人命,還是要謹慎處理的,雖然被朝廷知道了,我等無懼,但終究對大人官聲有礙,而且唯恐日後會有人借此事作梗,便與興軍大計不利了。”

蔡高嶺火氣才消,此時冷靜下來倒想到一件重要事體:“這樁事明顯是武騎營滋事,哪有五十棍子便打殺出人命的道理!”掌理刑事出身,在這方麵他最是有發言權的。

經一提醒,韓可孤也納悶起來:“莫非這奚老棍子之前便有恙在身?”

對於用刑方麵,李長風最不擅長,但冷靜,他道:“這人終究是死與軍府的刑杖之下,若說他亡前便是病體,需要有些證據才能服眾。”

這便是關鍵了,若能證明奚老棍子提前就是病體,而武騎營又未做出提示,那麼就是他們不但枉顧袍澤性命,而且還有製造機會意圖挑唆兩軍火拚的嫌疑。這可是大逆之罪,足能讓軍府扭轉乾坤,一舉反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