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節(2 / 2)

“文章千古事,清白在人心。大人的心跡昭彰日月,長風豈敢增刪半字?”說著便要撿起此時心中最擔心的事體做些規勸。

韓可孤擺了擺手:“觀今日之世情,生靈塗炭,人路斷存,亡命破家之人比比皆是,可孤之遭遇不過柳河中一滴弱水的份量而已。”

一邊說話,一邊封了火漆,喊蕭狗子將那枚在前日被堂上漫地青磚摔鈍了一角的銅印,一並交還給韓玉,使其帶往金營回複哈哥利。

狡兔死,走狗烹,加上武將共性,基本上都鄙視貪生怕死的懦弱之輩,此時韓玉返回金營,失去了可資利用的價值,後果一定不好。李長風求情:“我觀韓玉也是忠厚之人,隻是性格懦弱了些,又陡逢劫難,無措失形也在必然,此番下書身不由己,若如此的回返金營,必無生理,莫如留他下來,另差使者前去複信,也算保留他一條性命。”

李長風是有一層為韓家多留一條傳承血脈的意思。韓可孤久曆人情世故,自然明白李長風話中含義。撚起胡須沉吟了半刻,他不肯輕易撥了李長風的顏麵,也是不忍在自己手上間接沾染到親人的鮮血,便勉為其難的表示同意。

也是說辦就辦的急性子,主意一定,韓可孤指示蕭狗子陪著一直候在門側正蔫蔫打盹的韓煒立即出去安排。兒子雖然年齡閱曆尚淺,但這些日子以來長輩們言傳身教,遇事又有韓可孤在側旁參謀指點,做事情體統了許多,所以由他代傳命令韓可孤很放心。

李長風見韓可孤諸事安排得妥帖,才咬了咬牙,把思忖良久才做出的艱難決定鄭重做出稟告:

“大人前日的提議,可風已然想得妥帖,就依著您的命令,我便去朝廷中任職。”

一麵是與私不舍而流連痛苦,一麵是與公得佑而如釋重負,韓可孤麵上表情陳雜,他默然端著已然涼透了的蛋花湯,在無意識中一迭聲念叨:“想通便好,想通便好。”??????

——————

朝廷百廢待興,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李長風入職金闕的敕旨很快便傳達下來。雖然心中有千般不舍,萬般留戀,但最終也要啟行。臨走前,他同韓可孤秉燭夜談,從天下大勢、國政走向到身心體魄、瑣碎人情,事無巨細都有些縱論,才依依不舍而別。

李長風年少多才,慣與各階層的人事打交道,所以人緣極好,尤其在已故黃靖大人的營中,曾經朝夕相處,又主事過一段時間,陳偉園等袍襗同事,最不舍他離去,依依相送三十裏,才在他再三懇勸之下回轉,臨分手時,李長風不放心地又一次叮囑眾人:

“靖公在世之時,與韓大人良師益友,諸位事韓公當如對靖公一般,方才不愧逝者英靈。從今爾後長風入朝與內,諸位奉韓大人與外,如此內外共力成就出些建樹,才不辜負靖公遺願。”

眾將官泣淚,齊聲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