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節(2 / 2)

“時常憶起何子衝自絕之後,我曾經說黃大人愚鈍而不諳世情。”韓可孤目光顯得呆滯,兩眼隻盯住書案的某一個點說道:“其實我自己又何嚐不愚鈍,譬如薦題王敏之就是既委屈了你,又壞了大事。??????”

聽韓可孤自責,李長風急忙說道:“區區小事,大人何必放於心上,徒增煩惱!”

韓可孤不答話,擺擺手讓站起來回話的李長風複坐回去,又仰起頭閉目靠到椅背上。幽微的暮光透過窗欞滲到屋子裏,顯得很陰森,隱約映出他原本微圓的臉瘦削了許多,黑發也染上了霜色,很憔悴。

靜默了好一會兒,韓可孤開口道:“有時思想起來,我倒頗羨慕黃大人,兩隻眼睛一閉,再看不到那些肮髒不堪的人與事??????”

跟隨了韓可孤幾年,李長風還從未見過他如此頹廢,一時也不知從何處相勸,隻能默默地傾聽,又怕他從此一蹶不振,不禁倏然。

因為隆聖州四周常有金兵環伺,戰爭隨時可能發生,所以韓可孤軍令宵禁,增加了入夜清街的項目。此時軍士們正在做定更前最後一次城防例檢,靜寂中馬蹄聲清脆,傳到極遠。

韓可孤坐直起身子,用力搖了搖頭,像是在努力甩脫那些雜遝滿腦的煩惱思緒。抬起雙手幹擦了幾下臉頰,強換上一副微笑的模樣道:“國禍起於姑息,軍紀損在內訌,大遼若中興,唯朝廷乾斷,明功罪,信賞罰,慎名器,養殘黎??????。可風可還記得此番言語的出處?”

“自然記得!”李長風不必思索便脫口而出:“此乃黃靖大人絕筆,字字珠璣,長風如何敢忘!”

“這些日子以來,我時常回味這些話,果然絲毫不爽。前日隆聖遭擾,娘娘迫逃,皆不出此意!”韓可孤感慨唏噓不已,李長風連連稱是。

“如今的局勢對於大遼雖嫌不利,戰場上節節退敗,重鎮連失,但有劉升降叛,激起了朝臣填膺的義憤,娘娘也安然蹕進了興中府,有蕭抗剌大人全心保護,足可放心。若好生珍惜起這個轉折的機會,中興之業尚大有可為。”

韓可孤仍不脫幼稚,前次天祚帝被俘便是這個腔調,如今又做如是想。也許是從小所受到的忠君思想教育荼毒太深,李長風暗歎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看來前番城頭上的一席長談並未能起到太大的作用,李長風很無奈,又不好再往深裏探究,隻有隨聲附和。

韓可孤往前稍微移動幾下身體,讓自己坐得鄭重些,目光炯炯地看向李長風道:“節度使蕭抗剌大人,不僅有國戚的身份,被娘娘所倚重,更是與已故耶律石柳大人一般的砥柱人物,極得可孤尊重,如今娘娘駐蹕興中,蕭大人當位自然首輔中樞。隻是朝事渙散日久,綱紀弛壞如廢,若無些練達能幹的吏員襄助,蕭大人心中縱有千條妙法而無執行之人也是枉然,因此,我思忖良久,想薦介你入朝,不知長風心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