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風說的話其實極有道理,如今的大遼國原有的5京、6府,156州、309縣已去大半,再不複“東自海,西至於流沙,北絕大漠,信威萬裏”的榮耀,當年土地已少有餘疆,隆聖州此時也處與四麵皆敵,宛若海上孤島,飄搖不能久支。如此境況之下,朝廷還能給百姓什麼指望?唯今也隻有原北安州兵這枝火種算是保存的極好,在韓大人的帶領下,若能將金人肆意隆聖的惡行發酵,有了些勝利盼頭的民心再潑入同仇敵愾這缽熱油也許能讓火勢從一隅而陸續漫延全國,繼而燃燒得更加迅猛激烈。
他以為這樣做才符合當前形勢的需要,也符合他心中理想的利益分配原則。李長風與韓可孤的不同點就在於他始終以百姓的獲益點為最重,朝廷皇族等而下之。就如韓大人以為未能及時解救出蕭帝後娘娘而自責惶恐,而他卻認為失去了北安州這個根基所在才殊為可惜。
“北安州失落,隆聖州被禍害得淒慘,金國人以為斷了我們的立足之地,卻不知置之死地而後生,鳳凰涅磐與烈火中,生命逾發茁壯。”
女真人想把天下殺成一片血海,以大恐怖威嚇住眾生,試圖將己經存在到腐朽的舊秩序覆滅,再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經曆過這許多的大是大非,韓可孤雖然不敢直麵,但在內心的最深處確實並非完全抵觸這種新陳代謝,他反感的是金人的手段,濫殺無辜愈越過了他的道德底線,他承認自己永遠都不會如李長風一般放得下心中的某些執念,為了大遼國祚,為了大遼黎民,為了做為大遼臣子的這顆良心,他要抗爭,哪怕到粉身碎骨。他極讚成李長風的分析,雖然自已們看似一敗塗地,但手中依舊掌握著最鋒利的一把刀,即民心,人民對遼朝廷尚存的親近之心,人民對金朝廷暴戾的逆反之心。
坐得腿酸,韓可孤很艱難地站起身,手扶著跺口磚望向橫貫敖漢那道戰國時期留存下來的北道長城,雖然是土築,但也能拒敵,夯實的堅固程度並不比南道長城上的壘石稍遜,在越來越晴明的太陽照耀下逾顯厚重。他揮揮手:“長風放心,不管如何,該做的事情,總要繼續做下去。”
李長風看著他,流露出些許敬意,韓大人重情,與做事雖是缺點,但與做人卻是優點,若非沒有絕大的人格魅力,自已又如何被吸引來投?雖然自己的重民而忘君的理念未能讓韓可孤認同,但時而流露出些微的變化表明他的思想不再單隻局限與愚忠,這便是進步,進到更高一層山峰,才能看到更遠一層的風景。他敬佩韓可孤的堅持,在困境中堅守住信念操守即是美德。
風停頓下來,兩個人仍意猶未盡,李長風是第一次來到這裏,居高遠觀,這片燕山山地向遼河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形呈不規則形狀,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地貌類型以石質低山、沙質沱甸的丘陵為主。境內多河流,老哈河、叫來河、孟克河、犛牛河、老虎山河穿插縱橫。雖然經曆過金騎亂馬的蹂躪,但沙打旺、小葉錦雞、山竹子、苜蓿草依然迎風傲立在三十二連山的草甸土上,頑強生長。沙暴猛烈也阻擋不住響水玉瀑叮咚、熱水溫泉漣漪飄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