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節(2 / 2)

數千名掛甲的軍土團團圍坐,就著大鐵鍋默默地用手中的短刀挑割起或成條或成塊的肉墩啃食。 這支部隊由哈哥利親領,做為抄擊隆聖四路軍中的東路主力。曾經做為清掃這片延綿數千裏的遼國西南邊緣戰場的機動部隊,他們在這一方土地上不停的戰鬥己進行了一個多月,與遼人大大小小的戰役打了幾十場,無不以勝利而告終。

此時他們將戰的是由宣營出擊阻住了他們征途的遼國宣城守備楊忠轄下之兵。

戰爭的殘酷便在於,即便是勝利者,也需要付出死亡的代價。但一將功成萬骨枯實非主將哈哥利所願。有聞楊忠出身與草莽,曾以楊天王之威名嘯聚宋國大名府林山川野,爾後窮途末路之時被遼北安州韓可孤招降,是個能征慣戰,悍勇不畏死的人物,標下人馬又是以彼之逸而待我之勞。哈哥利珍惜羽毛,又豈能以硬碰硬,弱了自己常勝的名頭,便定下了誘敵以殲的計謀。

————————

空寂裏,戰鼓聲驟起, 大地微微顫抖,不知道有多少遼國的騎兵殺了過來。女真戰士們毫不慌亂,放下手中的肉食,就著甲袍的袖子擦了擦油乎乎的嘴臉,這才拾起身旁的兵器,喚過自己的戰馬,之前還不忘把土灶裏的柴火滅掉。

這幾百馬卒雖然人少,卻是精銳,上馬無需緩衝 便向來犯之敵直殺而去,速度奇快,聲勢驚人。

弓弦嗡嗡鳴振,遼國騎兵們準備得充分,近到間距便把無數枝箭矢劃破天空,像雨點般鋪頭蓋臉襲去。

戰場無情,亂箭無眼,噗哧聲響處,便有幾十名衝鋒在前的甲勇死與非命,落到馬下,有利矢射中一名快馬奔近的金國兵士,箭簇貫穿皮甲,牢牢釘到他的胸口,鮮血順著硬木箭杆淌出來,浸紅了甲衣,然而那名金兵卻像是無有知覺般,依舊舞著如月彎刀不曾稍停的向如山壓迫而來的遼人騎兵衝去,想來是利箭受到皮甲阻隔,未傷及要害。

依著早設的約定,和常年征鬥的本能直覺,當距離緊迫過來的遼騎還有十數步遠近時,馬上金兵齊齊大吼一聲,用盡全身力量將手中彎刀擲了出去!

鋒刀利刃高速旋轉,劃破長空,如在突兀間升起來幾百枚弦月與晃亮的日光同輝,看上去美麗而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