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節(1 / 2)

有道是軍馬未動,糧草先行。糧餉補給是興軍建鎮的首等大事,既然到了地頭,韓可孤自然要站腳停頓,視察一番,又有李長風在此處,正好聚一聚,相訴思念之意。

李長風做事精細,雖然是被臨時抽調過來協助戶部,但對鑄幣的一應事體都了如指掌,比之主事的蕭開立還要清楚明白,在向韓大人做彙報時,讓李長風把他比臊了,臉青一陣紅一陣的無地自容。無奈自己對韓大人的問話確實回答得不能確切。還好,李長風厚道,搭話的空檔時,不忘為自己美言開脫,韓大人也體諒自己年歲偏高,記憶差了些,沒有計較,才算沒有將這張老臉全臊進地縫子裏。

正事終於談完了,蕭大人自覺無顏,急忙告退出去。

本來行裏設了公宴,被韓大人嫌陪座人多嘴雜不好敘話,給辭了。

雖然隻是臨時借調,但也算是到了李長風的地頭兒,自然該是他來作東。邀過來在廂房中休息的常、關兩位將軍,四個人便入了席。雖然官階不同,但好在都是相熟的,簡簡單單幾個下酒小菜,也沒人挑剔。擺在案子上的是酒,喝到肚子裏的是情誼。

四個人中以韓可孤的品級最高,年齡也最大,但他素來有仁者風範,不喜以權勢壓人,尤其在私底下最能和屬僚打成一片,深得儒者重德的精髓。而另外三人,李長風與他亦師亦友的關係,又常在身邊,熟知他的脾氣秉性。常子順粗魯,從來是隨便慣了的,對禮節不很講究。隻有關東官階最低,又與韓大人不相熟,所以略顯得拘謹了些。好在有另外兩個人在中間調笑斡旋,場麵倒也熱鬧。

酒過三巡,幾個人都醺然了,言語也就多了起來,韓可孤提到關東的飛石之技,極誇神妙。李長風本來與關東交好,此時聽韓大人稱讚,心中格外高興,也不理關東幾次三番阻攔,借著醉意蓋臉,講起了先前被派到利民縣征糧時的一段往事。

就在當初何子衝打雲州失敗受屈,憤然自盡的那段時期,李長風受命在轄中各處收購糧草,正來到利民縣。此時的關東還在縣防任職,不曾升遷。也是趕得巧,李長風進到縣衙,工作才剛開始進行,就有當時正活動在北安附近覬覦州城的金軍大都督宗翰派出的一隊兵馬也來打圍搶糧。

此時宗翰的兵馬一路凱歌,所過之處無人可敵,正是勢頭威猛之期。據斥候所報,此番來攻的萬夫營,由大將軍完顏則剛親率,人強馬壯,不可一世。反觀己方,加上李長風帶來的征糧卒還不足六千之數,且不論作戰能力的強弱,隻兵員就差了近一半,兵力懸殊,先天不足。

這無疑是一場沒有多少勝算的戰鬥,一時間恐戰的陰影籠罩在利民縣的上空。

時任利民縣令的奚哥華召集所屬官將齊到縣衙大堂商議。李長風恰逢其變,又是韓大人跟前的紅人,自然也被請到了會場。

奚縣令的意思是固守待援,依托城牆優勢打擊敵人。然而利民縣現在就是一座孤城,周邊的幾個縣廓也正被其它的金軍或蕩平或虎視,都在岌岌可危之中,急切間尋求增援,是指望不上的。李長風另提出一個以逸待勞的法子,認為敵眾我寡之間,如果被動待敵不利與戰事的開展,正該趁金軍新到疲憊,先發製人,今夜就劫了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