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2 / 3)

俗話說,千穿石穿馬屁不穿,任誰都有個願意人前顯貴的心性,這左大人本來隻是衙門裏的一個小吏,被這老成一口一個“爺”的喊著,心裏舒服的都找不著北了,眨巴眨巴不大的眼睛:“嘿嘿,真是有點眼拙了,沒認出來,沒認出來。”便就一味的對著幾個人嬉笑。

“這十裏八村的盡是你的把子兄弟,那次去你那不是高朋滿座的,哪裏能認得那麼全麵呀!”

老成“嗬嗬”一笑,再拱手:

“先不和成爺嘮叨了,我兄弟這傷耽誤不起,得趕緊走,改天兄弟們可記得去家裏串串門子啊!—一”

“一定,一定”兩撥人又是作揖又是打恭的好一陣子,才依依相互別去。

行的遠了些,青年再忍不住笑了。

“成大哥好本事,三言兩語的就把這群劣人打發了。”

“嘿嘿,我也是平日裏和這些差兵打鬧的慣了,常常一起胡吃海喝的,所以越是胡說,他們越是不會生疑,”老成笑一笑,臉上略顯了出些許得瑟神情。其實,心中的大石也才剛剛落下。

一行人講著些閑話,天也漸漸的大亮起來。不知不覺到了城門口,老成與幾個守門的士卒也是撚熟,又一頓胡言亂道的玩笑,便順順當當地出了關卡,直到這裏,兩個趕路客人的心才算多多少少的放下了些。

又行出幾數裏路程,老成停住了腳步指一指官道的遠方說:

“順著這條通道一直向前,就是遼國的地界了,路上再沒什麼危險,就恕我不遠送了。”

“成大哥恩德,兄弟一—”青年雙手握住老成,激動地不知說什麼才好,老成搖晃著手說:

“快別再說了,識得了就是兄弟,隻是,走這一路,還沒請教兩位的大名呢?”

“兄弟李長風,”青年回道“這一位是王毅,實不相瞞,自打平、崇幾州順了女真,老百姓的日子便過的大不痛快,我二人便是商量著要去投奔韓可孤韓大人抗擊金兵的。”

“早看出二位兄弟是胸懷大誌,了不起的人物,“老成有些羨慕:”一直不敢動問大名,是怕二位懷疑我起什麼歹心。唉,隻可歎咱老成有這上上下下,老老少少一窩子的家人拖累,不然也隨了兩位兄弟一塊兒去了,豈不快哉。”

李長風眼中一陣酸脹,左邊傷腿一軟,便要單膝跪下去。

老成趕緊扶住,不住聲的囑咐少年仆從道:

“你務必要把這兩位先生送到地頭,安排的妥當再回來一—”

走了通宵也未曾吭聲的仆兒連連點著頭,仍無言語,也不知是天生木訥,還真是個啞子。兩人敬謝了半響,老成連聲說不礙事的,隻催著趕緊上路,這一片是金遼接壤的所在,不定哪會兒就有兵士騎馬胡亂竄上一通,說不準隨時都有可能生出什麼事體來。

李長風瘸瘸拐拐的走出一段路,回過頭來看見成老大仍站在那裏,眺望著向這邊搖手。想著自己從平洲而出,一直覓了小路,夜行晝伏的,及至口糧斷了,落得兩日三夜都不曾有糧果腹,這才冒了大險,投奔這個在途中聽說的成大哥而來,才閑話了幾句,就被他看出了饑寒交迫的底子,立馬讓請到了後堂,先飽飽的吃了一頓熱粥,又備下客房被褥,美美的睡了一場,連下兩日來大碗斟酒,大塊吃肉,雖不是什麼豐希佳肴,但足見了殷實誠懇。到了前一日黃昏,見二人急於趕路,便又親自來送一一李長風深深的慶幸自己自己履曆劫難之軀,在最是困難的時候,居然無意中結識了這麼一位慷慨仗義的奇男子。史傳孟嚐君疏財好義,廣邀天下賢士,門客三千而不論出身貴賤,似成大哥如此作為也絲毫不遑多讓。隻可惜,竟到了分手之時,才通下了姓名。雖然是迫於形勢,但也很顯得自家的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