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先到老喬的辦公室,敞了一下午風的房間,還是沒能成功掩蓋老喬是個老煙槍的真相。母女二人一進去就感歎道:“你平時煙癮挺重的吧,家具上都有煙味兒了。”
“哈哈,是啊,沒辦法,我這工作時間,到了晚上做節目的時候,大多數人都睡了。”
殷亦可走進辦公室的一瞬間,一下子就被書架上那一排一排的唱片、還有好多搖滾名人的傳記和畫冊吸引了,她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可以有這麼多的唱片,而當老喬又從櫃子裏,寫字台下麵扯出來三個裝滿搖滾CD的紙箱子時,殷亦可心裏的驚訝和興奮已經突破了曆史紀錄。
“怎麼會有這麼多的CD啊?!”連殷亦可的媽媽都驚訝了。
“都是我從家裏帶過來的。年輕時候想撈第一桶金,這些就是我那時候留下來的金子了。”
“這麼多,這些都是你自己聽的嗎?”殷亦可也跟著問了起來。
“那時候的門道你就不懂了,說起來你媽媽可能還懂一點。我們那時候,哪有那麼多資源,想聽音樂,要去書店裏麵買磁帶,書店裏都不一定能有賣的。這些盤啊,是那時候我跟幾個哥們兒費了大勁兒從天津進來的,自己也能聽,往出倒還能賣錢,’打口盤’知道吧?”老喬說著,隨手從箱子裏撈出一兩張CD,塑料的方盒子上一道明顯的切口,割到了裏麵附帶的小畫冊。他一遍翻著,說:“這裏留著的都是最後一批倒不出去的了。憋手裏了,誰知道後來出來了互聯網這東西呢。”
殷亦可聽得迷迷糊糊。
老喬繼續說,“不過互聯網是個好東西,讓人能自由地接觸自己喜歡的東西。你們這麼大的孩子已經不用那麼艱苦了,電腦上,手機上下載音樂就是了。你大叔那個年代,能收上一兩盤磁帶那都是很奢侈的。後來有光盤了,我們就買盤。我呀,上學時候人家都是買個walkman聽英語磁帶,我是鬧著買個那玩意兒聽搖滾。”老喬一邊說著一邊從書架上拿下來幾盤磁帶,手掌大,裏麵卷著黑色的磁帶。
“你看看這個,”老喬招呼殷亦可過來,“這是中國最早的搖滾-岩魔三傑,聽說過吧?”
殷亦可看看磁帶上標注的名字,“竇唯,竇唯我挺喜歡聽的……”
“你要是想好好了解搖滾,你首先要了解中國的搖滾,不能用西方搖滾代表一切,知道嗎?搖滾是無處不在的,並不是說老外唱的那才是搖滾。你是中國人,你就要了解中國的搖滾。”老喬隨口說著殷亦可聽來深不可測的話。
“可是,搖滾樂不就是西方的音樂嗎?”殷亦可自居也是有一點底子的搖滾樂迷了,這樣的反問脫口而出。
“從西方來的是沒錯,搖滾樂,跟早期布魯斯、民謠都有關係。但是我說的不是這個事情。“老喬說的話越來越深奧,“我說的是,你憑什麼去分別什麼是搖滾,什麼不是搖滾?你又怎麼來區分什麼是真搖滾,什麼是偽搖滾?”
問題出乎意料,小姑娘頓時說不出話來。
老喬卻不著急,安靜地等待她的回答。
殷亦可努力想了想,沒有信心地說:“搖滾就是很酷的,不酷的就不搖滾。”
事實上老喬早已料到這小丫頭一定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是他拋下了一個很好的包袱。
接下來,他說了一句話,讓殷亦可徹底脫胎換骨。
“音樂本身是沒有分別的,西方的,東方的,古代的,現代的……搖滾樂由很多別的音樂風格那裏生根發芽,後來又不斷吸收別的音樂風格,到了現在搖滾樂能有上百種流派,沒人能說這樣的風格是搖滾那樣的風格就不是搖滾。中國的搖滾和西方搖滾,頂多是不同的流派,因為融合了不同的元素。而真正能區別什麼是好搖滾,什麼是偽搖滾的,是精神,搖滾的精神。”
殷亦可的內心被劇烈地衝擊了,她從來沒有這樣去思考過自己熱愛的音樂,過去浮於表麵地靠節奏強度和主唱音量來標榜氣勢的標準,在這位搖滾老炮這裏瞬間瓦解。
殷亦可嚴肅起來。她問:“那,什麼是搖滾的精神?”
“不屈服的真實。”老喬惜字如金。
這樣的回答怎麼可能被一個尚不成年的孩子完全理解。然而老喬並不願意為了讓殷亦可理解而改變他自己對於這件事的定義。
他把裝滿CD的箱子往旁邊推了推,騰了些地方出來,然後走到書架旁,從上麵取下來一張PinkFloyd的專輯。
書架旁邊那一組頂好的播放器和音響設備是老喬兩個月的工資。他寧可吃一個月泡麵,在音樂這件事情上卻必須有要求。
換掉之前播放的碟片,換上剛取的專輯,PinkFloyd這支影響了一個年代的著名樂隊,曾經教會老喬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
“你聽這首歌,裏麵有這麼一句,Hey!Teachers!Leavethemkidsalone!你明白嗎?”
殷亦可不敢回答,她認真地聽著歌詞裏的每一句話。
“這首歌叫做Anotherbrickinthewall,平克弗洛伊德最著名的專輯’迷牆’裏麵的一首。當年我聽這張專輯的時候大概就是你這麼大,聽完以後整個人激動得不行。人為什麼要變成千篇一律的一個樣子,你的人生為什麼要和其他人一樣,或者說你要一樣也可以,但是是因為你選擇做這樣的人,還是因為你沒有選擇?你用什麼樣的標準和原則來決定你要做什麼樣的人?這樣的原則和標準是你自己認同的,還是別人告訴你要這麼做、要那麼做?亦或者是別人需要你做什麼樣的人你就做什麼樣的人?甚至是你就這麼迷迷糊糊地過了一輩子,等你老了,卻發現從來沒有想過你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