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送別之痛(1 / 2)

雨曦到到達昆明的時候在下雨,雨勢很大。清明昨晚在電話上說他最近很忙,可能沒辦法去接她,美菱本來計劃要來接她,但是前幾天她媽媽病了,就急著趕回家去了。看來要等雨勢稍微小點,去吃點東西,然後先找個賓館先安頓下來。下了飛機,剛打開手機清明的電話就打了進來,問她是不是到了。雨曦說雨有點大,想等稍微小點再走。清明說他拜托了朋友去接她,出去就可以看到,這個男人真是把她當成小孩子了。雨曦出去就看到了人群中的佇立著清明,似乎比她三個月前在美國見到時更帥氣了。這個閃閃發光的男人現在是屬於她的,她隻要張開雙臂就可以擁抱。雨曦很開心,提著小行李箱就跑了過去,清明趕緊過來接住她:“你慢點,著急忙慌的幹什麼呢。怎麼越來越像個小孩子了呢?”

“怕你被人拐跑了。”

“哎呀,我的小貓兒,在飛機上吃蜂蜜了嗎,嘴變得這麼甜了?來來來,多誇兩句。”

“你就臭美吧。”

“你昨天不是說沒有時間嘛,怎麼來了?”

“想你了,我可不想你這個沒良心的。”

雨曦覺得這句話真是應景,好像就是為了今天這個時刻而準備的。清明帶著雨曦去了給她新租的房子,一室一廳,家具齊全,離公司不遠,更重要的是看起來幹淨、舒適。清明讓雨曦不要覺得自己欠了他什麼,這樣一方麵是為了她自己住的舒服,還有一方麵主要是見麵的時候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空間,不需要每次跑到酒店去,搞得像地下情一樣。雨曦問他不是有話說,男人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麼,結果後腦勺被呼了一巴掌,還被教育不要整天看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其實雨曦挺開心清明為她做的這一切,她不再是那個執拗、不懂接納和付出的女人了。國外的歲月使她明白了:在真愛麵前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這不是懦弱,而是強大。

雨曦休息了兩天就去上班了,她跟老板彙報了自己在美國的調研和學習情況,並提交了一份詳盡的分析報告。老板看著挺滿意的,但是積極性明顯沒有之前高了,說這條線路暫時還不夠成熟,讓她先回到原來的崗位,其他事情從長計議。

因為爸媽不會用手機上網,國際長途話費又貴,所以出去這一年雨曦和家裏的聯係少了很多。現在回來了,她每個星期都會和爸媽通一兩次電話。這天晚上通話中,媽媽說是外婆的情況不太好,她和幾個姨姨也都分別去照顧了幾天,但都因為家中有事或者身體不好回去了。媽媽想照顧外婆幾天,但是家裏的莊稼沒有收完,還有弟弟家的小孩子太鬧。媽媽說著說著就哭了,說她陪外婆睡得那一個晚上外婆有出的氣沒進的氣,她都快被嚇死了。媽媽說:“我們姊妹好幾個,一旦有事都指望不上。你走的那麼遠,將來我要是有事了怎麼辦,你姐姐也是個指望不上的人,人老了實在太可憐了。”雨曦安慰了媽媽幾句,她不敢在這個問題上多說,怕媽媽越說越傷心。是啊,她為什麼會選擇走這麼遠,最初是因為一段愛情,然後是一次亡命般的逃離,現在又是因為愛情嗎?也許不是,雨曦總覺得自己有種漂泊的情懷,如果有可能她想成為三毛那樣的存在。她現在會常常想念家鄉的月圓月缺,想那個封閉而靜謐的小村莊,想生活在那裏的血脈相連的爸爸媽媽。如果當初不要離開,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種真切的幸福,隻是已經來不及了,現在的她對這個地方來說是個異鄉人,回到家鄉也成了客人。這種惆悵讓雨曦很難受。清明是個可以信賴的人,或許將來可以將年邁體弱的爸媽接到自己身邊,陪著他們走向生命的終點,免他們倉皇與無助。

大概過了兩星期,媽媽打電話告訴雨曦外婆病重了,可媽媽不想讓雨曦回去,說是離得太遠,受累又花錢,她心疼自己的女兒。可是雨曦怎麼可能不回去呢,那是她的外婆,給過她很多美好記憶的外婆啊。雨曦一直記得外婆家窯洞裏的那個上了鎖的櫃子,那裏麵總是塞滿了看望外公外婆的人帶去的禮物,大多是袋裝的餅幹,糕點,飲料。要知道在那個物質不甚豐富,經濟不夠寬裕的九十年代,那些東西對一個孩子是一種致命的誘惑。雨曦那時候已經開始上小學了,她向往打開那個潘多拉盒子一樣的櫃子,但是卻不好意思開口,最終隻能慫恿表妹去跟外婆說她想吃蛋糕,不過不知道那個小鬼是不是故意的,每次都跟外婆說姐姐讓她要那個櫃子裏裝的好吃的。每當這種時候雨曦都又急又氣,不過下次又會繼續嚐試。外婆從來不責怪她們頑皮,有時候會拆開一盒子糕點分給她們表姊妹。等到雨曦可以自己隨心所欲給自己買糕點的時候,那些東西似乎再也不是當初的味道,她早已失卻了當初的那種幸福感。一晃眼的功夫自己都快三十一歲了,那個精神矍鑠的瘦小老太太已經到了快要離開他們的年歲了嗎?她必須回去見一見外婆,即使傷心也要好好做個告別。更關鍵的是,雨曦覺得這種時候她應該陪著自己的媽媽,媽媽的媽媽就要走了,這件事對於媽媽來說太過於悲傷,她必須陪在媽媽的身邊,讓她不覺得孤單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