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諳世事的倔強(1 / 2)

雨曦很喜歡星期三,這天她隻有三節課,上午兩節數學課,下午一節思品課,這是難得的悠閑。如果沒有作業要批改,她會有充裕時間做自己的事情,看看小說,或者發發呆,想想自己的心事。

雨曦拿著教科書走進了四年級一班的教室,這節課是思品。品德的好壞是衡量一個人人格是否完善和高尚的標尺,但是這門課卻因不參與考試而被輕視,學校如此,學生更甚。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盡管一直在倡導素質教育,全麵發展,可是那個學校不是以成績論排名,哪個老師不是以成績論名望,那個學生不是以成績論能力的。雨曦上這門課之前就有了就這心裏準備,所以上課也就沒有硬性的要求,隻要學生不過分的搗蛋,那麼她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她盡量用半節課的時間結束教學內容,剩餘時間學生可以做其他課程的作業,也免得他們提心吊膽。雨曦自認為她還算個通情理的老師,自從教這門課以來,她和學生相處的還算愉快。她萬萬想不到這節課居然會在長久的刻在她記憶裏,在她漂泊他鄉,往事縹緲如煙時依然曆曆在目。

雨曦像往常一樣上課,馬上就可以結束今天的內容了,就在這時她聽到了竊竊私語,她的目光在教師快速掃視了一圈,希望說話的學生可以適可而止。說話的學生卻越來越彷若無人,那兩個學生平時並不屬於調皮搗蛋那一撥。雨曦看著他們說:“請同學們先不要說話,課程內容結束後我們集中討論。”教室立刻安靜了下來,但這種安靜沒有持續兩分鍾,雨曦又聽見了另一種聲音,咚咚咚、咚咚咚……,仔細辨認發現是敲擊筆盒發出的聲音。那種鐵質的筆盒,隻要屈指敲擊就會發出清脆的響聲。這聲音原本挺悅耳的,但是此時在雨曦的耳中卻變得無比聒噪。她用眼神慢慢地掃視了整個教室,希望以這種方式製止擾亂課堂的學生,但是敲擊聲依然沒有停止。雨曦的憤怒的情緒慢慢被挑了起來,就像肚子裏有個被人吹起的皮球,越來越大,越來越脹,快要撐破了自己。她默默的深吸了口氣,指著那個學生說:“你站起來!你如果實在不想聽課,那麼就站到教室外邊去。”那兩個男生似乎吃定了這個矮個兒,瘦弱,穿著學生氣,沒入學生堆裏很難辨認的老師能把他們怎樣,因此肆無忌憚,兩人麵帶笑容站了起來。那挑釁的笑容撕碎了雨曦偽裝的最後一絲從容,她快步走到比她還高出半個頭的他們麵前,然後朝著兩人的後脖子各打了一巴掌。她幾乎將渾身的力量都積聚到了手上,力道大到自己的手都發麻了。雨曦手掌的力量本來就比較大,和朋友們玩笑的時候,不止一次被抱怨過。她平複了一下心情,說:“我不要求你們聽課能有多認真,但是你們已經不是三歲的孩子了,能聽得懂別人的話,應該懂得尊人也是尊自己,不要蹬鼻子上臉!”邊說邊回到講台,她覺得鋪天蓋地的疲憊朝著自己襲來,茫茫的荒野怎麼也走不到盡頭。雨曦壓抑著翻滾的思緒繼續上課,匆匆結束了當天的內容。她看了一眼挨打的學生,有一個好像流淚了,無疑那是力道十足的一巴掌。雨曦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好老師,但是她足夠尊重和愛護學生,然而此刻她並不覺得愧疚。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不然他們會越來越沒有底線思維。通過這件事雨曦似乎理解了為何很多人回憶學生時代時,總覺得小個子老師脾氣很臭,還喜歡打人,他們也許想通過這種不恰當的方式確立自己的權威。

雨曦性格裏柔軟的因子居多,所以當初才會聽從楊帆的勸說中來到這個不喜歡的地方。她總是想與人為善,大家一團和氣,卻發現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真是慣常欺軟怕硬。開學的第一周本學年的課程表安排就貼出來,雨曦大概看了一下,每星期14節課。過了兩周,有個班主任找到她,說她班裏的一門副課是雨曦的,她怎麼一直沒有去上,雨曦還義正言辭的說她帶的另一個年級的課。她又去仔細看了排課表,原來真的是她的課,自己一個星期居然要上16節課,其他老師最多14節,還有的12節。雨曦覺得這是這種做法很不公平,就沒有去上多出來的兩節課,但她去找了幾次排課的教研組長,說自己精力有限實在是上不了,讓她幫忙調劑一下。雨曦說的歉意十足,組長也是答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