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是新來的,不會因為這點小事一查到底,那樣做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的,初來乍到的,也不想得罪那麼多人唄!”劉福生說。
“嗯,有道理,但我想這回我們《第一民生》的記者一出馬,他們的好日子估計就到頭了!是不是啊小蔡!”李啟陽這事在給小記者戴高帽,畢竟是求人家辦事嘛,說點好聽的大家都高興。
“我們爭取做好,嘿嘿……”小蔡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幾個人聊著聊著,四十多公裏的高速很快就到了,進入鎮子,車子繼續往石場開,劉福生提醒大家坐穩了。
“下了高速,前麵的路就不行了,拉石頭的車都是幾十噸位的,什麼路時間長了全給你壓壞了。”
這哪裏還是路啊!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溝溝壑壑,一個個深淺不一的坑坑窪窪,劉福生的大SUV開的是左躲右閃的,時快時慢,李啟陽他們幾個人在車裏被顛的是左右搖擺,暈頭轉向。
這段路大概走出了十幾公裏,一座座連綿不絕的石頭山引入眼簾,這是進入礦區了。這些山大都是光禿禿荒山,遠遠望去有的偶爾有幾叢綠色矮灌木。山上挖掘機在不停地伸展了鋼臂,傳送帶也在不斷地運送著石料,粉碎機轟轟作響,離得好遠都能聽到,重型卡車從崎嶇的盤山路上呼嘯而下,卷起一片片塵土。哐哐哐……另一座山頭傳來了爆破的聲音,又是一陣塵土飛揚,待到煙塵散去,山體上又被剜去了一大塊。這裏大多數的山上都有施工者在忙碌,一座座高聳的石頭山被挖的千瘡百孔,有的像被咬了一口的饅頭,有的被攔腰截斷,有的幾被削平。
“這些石頭都被運到哪去了?”攝像員小張又問道。
“都被運到城裏的工地了,蓋房鋪路,你看看滿街跑的那種大罐車,上麵寫著大大的‘砼’字了吧,嗬嗬,那個字念tong,就是人工石幾個字組合而成的。”
“哈,挺長知識的!” 小張點點頭。
“福生哥,哪座是你的山頭啊?”李啟陽想的是大冬天的趕緊速戰速決。
“轉過前麵那個路口就是,然後咱們就能看到那個收費站了,就在路口,離我的山頭也就是不過百米,就走這麼一段路,一個來回就要那麼多錢,唉,真是沒處說理了!”
果然,轉過一個路口,在道的右邊矗立著一個簡易房,兩側各自支出一個杆子攔在路中央,那就是所謂的“收費站”了。
而這兒哪裏有路啊?如果說剛才李啟陽他們走過的一段算是年久失修的鄉村公路,那麼這樣幹脆就是無數大車碾壓出來一道道車轍。
“這換了小車還真就過不了吧!”停下車,李啟陽下來踢一腳高高隆起的車轍,數九寒天凍得生硬。
“是啊,要不怎麼開大吉普子來呢,這道廢車啊,跑一個來回回去就得調調動平衡!”
“這荒郊野嶺的礦區也沒有小車來吧!”李啟陽嘟囔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