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白琪芸處處小心,慎言謹行,盡量回避與董事長單獨相處或談及任何工作以外的話題。但為人打工賣命,很多事情是由不得你的。朱利遠的這個石油公司作為一個民營企業也是在夾縫中生存,有各式各樣的社會關係需要維護和發展,於是作為董事長的他每天是應酬不斷,但不管到哪,他都要求白琪芸跟著,名義上是盡快熟悉公司方方麵麵的業務。
白琪芸也隻得咬牙堅持,陪吃陪喝賠笑臉,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幾乎天天早晚班是兩頭見不到太陽。
但正是在這些與各個政府、企業和社會各色人物的接觸當中,白琪芸領略到了什麼是權錢交易。
比如說,公司要新建立個加油站,那麼好,從村裏到鎮裏到區裏到市裏各個“碼頭”你都得拜到,有一個“神仙”不買賬,你的計劃都會泡湯。白琪芸知道了什麼是“財大氣粗”。因為一次朱利遠在陪完這些村官縣官地市大員們大吃大喝一頓之後,臨走前送了在場每一個人一台“尊爵”手機,就是莊玉林收到的那個品牌,隻不過是老款,但在當時也是六七千的價格啊!
不過,後來白琪芸才知道,跟朱利遠在政府官員身上花的錢比起來,這些都隻是小巫見大巫了。
相比之下,白琪芸比較願意跟著朱利遠招待高級政府官員,因為這一級的官員見多識廣,年齡相對較大,一般不願拋頭露麵讓別人知道自己同別人吃飯見麵,所以吃請的場合一般都選在高檔私密的會所,不管幾個人都在單獨的包房,方便說事,而且級別越高的官員,說話越簡潔,不說廢話,不兜圈子,不喝“磨嘰酒”,可能是因為早就過了那種胡吃海喝的歲數吧,很多甚至滴酒不沾,因此飯吃的都很快,而且吃飯為輔,說事為主。
跟這層次的領導會麵,朱利遠的目的一般都是要政策、跑項目,同時也需要了解官場的“氣候環境”,特別是人事動態,誰上來了,誰下去了,哪個領導有發展潛力,又是什麼脾氣秉性,這些都和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必須摸清楚。對和自己交好的高級官員,朱利遠一向是“金元”政策,絕不差錢。從給領導配台高檔車了,陪領導出去玩一圈了,到領導家有個大事小情的隨個份子了,乃至必要的時候給領導拿“政治獻金”了,事無巨細,哪一個環節都不能落下,哪一次的手筆都要比區區的幾台“尊爵”手機大得多了。
朱利遠辦完移民加拿大的手續才沒多久,還需要做“移民監”,五年的時間必須在加住滿兩年,所以,即便是朱利遠的買賣都在國內,他也不得不經常在兩個國家往返,這也就是為什麼每次朱利遠回國,日程都是安排的慢慢的,白琪芸忙得連個喘氣的時間都沒有。
好在是朱利遠這次回國就呆兩周,白琪芸心裏盤算著自己馬上就要自由了,但是她萬萬沒想到朱利遠的狐狸尾巴露出的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