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伊人心事 6(1 / 2)

6

白琪芸的那一次求職經曆順利的超乎想象——她隻是在看到招聘董事長秘書的崗位信息後,細心地在這家公司的網站上找到了一個董事長郵箱,並發送了一份簡曆之後,就得到了麵試機會,董事長當場拍板,叫她第二天就來上班。

可這一切正應了英語的那句諺語“easycome,easygo”(來得容易去得快)。

那是一家國家商務部批準的具有石油成品油批發資質的民營企業,主要的業務是成品油倉儲能力及經管,雖然白琪芸隻在這個公司幹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卻開拓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並再次領教到了人性的醜惡。

這個公司的老板朱利遠是一名五十多歲的中年人,體態微胖,相貌中正。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國家政策開始允許民營企業建立加油站。這給了朱利遠一個起家的好機會。當時,年富力強的他是一名縣級基層政府的小職員,微薄的收入僅供養家糊口,看著身邊越來越多的人辭職下海,他那顆躁動的心也開始躍躍欲試了。正苦於沒有機會大顯身手時,他抓住了國家的這個新政策,辭去了公職,憑借自己與政府關係,在縣裏建了一座加油站,經過幾年的迅速擴張,逐漸擁有了十幾個加油站。

不過不久,國家對於成品油銷售領域實施了“國進民退”的政策,確立了中石化中石油兩大集團的壟斷地位。數以萬計的民營石油企業因為這個政策而銷聲匿跡。但大膽敢幹的朱利遠幾經掙紮總算活了下來,不過他由此也開始摸索各自不同的生存之道。

朱利遠幾次上京,一擲千金,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爭取到了加盟中石油的機會,從此與中石油合作,獲得了成品油批發權,企業終於可以穩定發展了。

中國的民營企業就像石縫中的野草,隻要稍有生存空間就能迅速地發展壯大。幾年間,朱利遠把自己的加油站從縣城開到了省城,在臨江市建立了具有十萬立方米成品油存儲能力的生產基地並在全省坐擁幾十個加油站。

當白琪芸第一次見到占地幾十公頃的儲油站時,不得不驚歎於那一個個似高山般矗立的儲油罐實在是蔚為壯觀。朱利遠見到白琪芸這個涉世不深的小姑娘驚訝的表情時,不無自豪地說:

“小白,看沒看到,我的這些罐子裏裝的油要是裝上火車,那得需要2000個車皮,連在一起比整個臨江城都長啊!哈哈哈哈……”

其實白琪芸心裏明白,自己進入到這個公司工作實在是太容易了,當她知道董事長朱利遠早已離婚並移民加拿大的時候,就想到他招自己做秘書的用意了。但白琪芸硬著頭皮也要把這份工打下去。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不是那麼輕鬆的,白琪芸目前麵臨著一定的壓力,她需要這份工作。

雖然找工作的錢要回來了二十八萬元,但還了親戚朋友,高利貸和李啟陽之後,手裏不剩多少了,家裏在縣城的房子也賣了,現在隻能是跟相依為命的媽媽租了一處房子住。但是租房子並不是長久之計,在李啟陽的建議下,白琪芸將手頭剩餘的錢攢到一起,湊足了首付,在臨江市三環的位置買了個小戶型期房。房子進戶之後,還需要承擔進戶費、裝修費等等費用,想到將來的壓力,白琪芸不想現在斷了經濟來源,雖然找工作以她這個條件來說不是很難,但是合適的機遇不經常遇到,在沒有更好的機會之前,她不想貿然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