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淺談年輕將領(2 / 2)

程初吃驚道:“你一個天天宅在家裏的家夥居然也能夠知道能夠指揮水戰的人?”

孫悠然笑嘻嘻道:“了解,此人雖然年過五十,而且從沒有帶過兵,可是大唐水軍的第一場大戰就是他的成名之戰。”指了指屋頂,“這是上麵告訴我的。”

程初不信,“開壇做法的事你都幹得出來,誰還相信你?上天要真要指點凡人,那也會指點我這樣一腔熱血的好男兒。”

孫悠然讚同程初的話,“對啊。這些神仙都是華夏人,當然要幫自己的族人了,像你這樣熱血報國的好男兒,才應該是神仙們青睞的對象。可是為啥會變成我呢?難道神仙們都喝醉了?”

程初鄙視道:“你就自鳴得意吧!”

孫悠然打擊道:“這不是自鳴得意,而是我本就比你們知道得多。”

程初回嘴道:“那你說說還有哪些名將?”

孫悠然笑道:“首先一個,王玄策,就是出使天竺的王玄策。他在第二次出使天竺的時候遇到叛亂被抓,逃出來後北上與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談判,借了七千騎兵和著吐蕃騎兵一千二,與瑪卡達國篡奪者阿爾裘那激戰,阿爾裘那軍戰死三千,被追落至水中溺斃的差不多有一萬之數,被俘虜者至少一萬一千人。以少數之兵獲得大勝,而且還是在異國、並以

異國之兵得勝,實屬不易。這樣一個創造出一人滅一國的傳奇人物,算不算能夠成為名將的人選?”

程初疑惑道:“這樣的牛人,為何現在默默無聞了?”

孫悠然歎道:“這就是長生不老害人呐。他把俘獲的一個天竺和尚獻給先帝煉製丹藥,因此受先帝之死牽連。我本來也不知道這個人的,隻是你們請你們找來打發時間的閑書裏麵有那麼一本《中天竺國行記》,裏麵詳細的記錄了他自己所做過的事,以及印度的氣候、地理風俗等等。我也是看了之後對他的經曆很感興趣,多方打聽才知道他受牽連的。”

程初也惋惜道:“可惜,要是他早知道吃這個丹藥會死人,那一個名將就這樣出現了。還有呢?”

孫悠然笑道:“席君買。貞觀十五年的時候,果毅都尉席君買帥領精騎百二十襲擊吐穀渾丞相宣王,打敗了他,還斬殺了他的三個兄弟。又是一個名將的苗子。”

“還有呢?”

“程名振將軍之子程務挺。他很小就跟隨父親作戰,現在也算得上有名了;永安縣公,左衛大將軍薑寶誼之子薑恪;還有最重要的一個,隋朝禮部尚書裴仁基次子,裴行儼之弟裴行儉,他明經出身跟隨蘇定方學習兵法,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大才。裴家和程家秦家都是老關係了,秦鈺爺爺當年是裴行儉他爹部下,你爺爺也曾經救過裴行儉的哥哥裴行儼。”

程初恍然道:“還有這層關係呢。既然這樣,那就想辦法找個機會把他送過去和秦鈺作伴,這樣不但能夠互相照應,還能夠獲取功勞,既然是世交,怎麼也得幫上一把。”

孫悠然笑道:“這需要你告知程爺爺,現在裴行儉是長安縣令,再把他送到隴右曆練幾年,最好是軍政都有職位,這樣培養出來才是大才。我們幾家做不到宰相,那就培養出一個宰相來,而且還要是一個名傳後世的宰相。況且,長安最近不太平,他離開長安,就免得身陷是非。”

曆史上裴行儉做長安縣令時因為反對李治立武則天為後,和長孫無忌、褚遂良秘密商議對策,事泄被貶到西邊,才有了後來的一代名將,但是也因為這是,他終身與宰相之位無緣,還是勞累而死的。如果現在就讓他離開長安,那他能夠比曆史上更早建功立業,而且避開了立後等一係列事件的影響,這樣他的成長速度更快,再也不會像曆史上那樣十來年才回朝

當個小官。孫悠然希望他回朝之後能夠坐上更重要的位子。

程初想了想道:“那個狄仁傑也是明經科出身吧?怎麼你對明經科的人就這麼有好感?”

孫悠然道:“不是我對哪科有偏見,而是我能夠辨識有傑出能力的人,這是天生的,別人羨慕不來。”心裏想著,難道我會告訴你在千多年的後世他們的名氣依然不減,甚至還增加了很多,所以我能夠知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