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節:筆墨紙硯(2 / 2)

“這當然了,殺豬還得有把快刀呢。”溫小飛說,“第二好肯定是紙好,第三好肯定是墨好。”

冷小婉笑了一下,接著說:“前對後錯,的確要有好的紙,但第三不是墨,而是要人品好。”

溫小飛聽了,有些不解,笑道:“這是誰在扯淡?寫毛筆字還要什麼人品好?這與思想品德有什麼關係?難道品德好就能寫好字了?品德差就寫不好字?這樣說邏輯不對。”

“非也。”冷小婉掩口而笑道,“此‘人品’非彼‘人品’,此‘人品’是指人的才品,亦即悟性,簡單地說,就是有沒有天賦。”

“那我沒品!”溫小飛明白後笑著說。他拿起另一支毛筆,又邊看邊說:“我有這好毛筆就行了。”

“不,我的小飛哥哥二品皆有。”冷小婉說。

“什麼‘二品’?我怎麼不知道?”溫小飛不解地問。

“既有才品,又有德品。”冷小婉看著溫小飛誠懇地說,“小飛哥哥,你是一個好人。”

“我,嘿,我知道我是一個好人。”溫小飛樂嗬嗬地說,“否則,老天爺也不會把這麼美麗又聰明的小美女送給我。”說完,他一隻手摟過冷小婉,親了一下她的香腮,然後問:“這筆上寫的是什麼字啊?‘善’字下麵的念什麼?”

“這是‘善璉湖筆’,也是湖筆中的精品,我手中的這個是‘黃門湖筆’。”冷小婉說。

溫小飛又拿過冷小婉手中的筆看起來。他還在冷小婉沒醒來前就看過的,當時隻覺得筆杆十分精美,並不懂得那是什麼做的,又怎麼好,所以現在他就問冷小婉筆杆是什麼做的。

“這是檀香木雕祥雲紋管花毫筆,檀香木做的筆管,花毫就是由幾樣動物毛製成的,這裏是羊、狼、貂三種,適合寫楷書和行書。”冷小婉介紹說,“你看,這裏還有製造的時間,‘大明萬曆年製’。”

溫小飛一看,果然有,驚喜地說:“嘿,我當初還沒看到呢,萬曆是哪個皇帝啊?”

“‘萬曆’是神宗皇帝的年號,現在不用避諱了,神宗皇帝名叫朱翊鈞,是崇禎皇帝的祖父。”冷小婉道。

溫小飛細細看著這支筆,自言自語道:“哎呀,這麼好的筆,不知還能不能用。”

“拿上去試一試吧。”冷小婉說著,又拿起桌上的硯台道,“這硯應該還能用,裏麵的墨也是上等好墨。”

“硯就算了,保存著吧,這毛筆也隻試一試,能用,就留以後關鍵時候用,平時練字可不能用,這麼金貴的東西得愛護的。”溫小飛說。

說完,他又不由自主地看了看那硯,然後又問:“你剛才說了紙和筆,那這墨和硯哪裏的好啊?”

“我正想和你說,見你不感興趣也就沒打算說,現在你問了,我告訴你,我這硯可不是普通的硯,可大有來頭。”冷小婉一臉神秘。

溫小飛聽了,大為驚奇,忙問:“什麼來頭?”

“群硯之首在端州,就是人們常說的端硯。你且聽我給你說說我的這塊‘正氣硯’。”冷小婉說著,就娓娓而談,講述了自己這塊硯的來曆。

原來,她的這塊端硯真的大有來頭,乃是當年南宋抗金名將嶽飛之物,橢圓形,縱長九寸有餘,色紫,背麵刻有銘文:持堅守白,不磷不緇。

這一硯銘取自《論語》。原文是:“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意思是:不是說很堅硬嗎?怎麼磨,也不會變薄;不是說很純白嗎?就是放進汙水裏,也不會染黑。這句話表明了誌士仁人應該具有的氣節與操守,是嶽飛用以自勉的。

嶽飛被害後,到了南宋末年,這塊硯不知怎麼的,意外地落到抗元名將謝枋得手中。謝枋得在硯底下留言:“枋得家藏嶽忠武墨跡,與銘文相若,此蓋忠武故物也。”謝枋得素來敬重嶽飛,可謂是惺惺相惜,所以視此硯為寶。

後來謝枋得兵敗被俘,絕食而死。在兵敗前,他把硯送給了好友文天祥。文天祥又留言:“硯雖非鐵磨難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弗失道自全。”表達了同樣的氣節操守。

後來,文天祥被害,這塊承載著三位民族英雄血與淚的正氣硯流落民間,默默無聞幾百年。

冷小婉的父親冷開誠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個古董攤上看到了這塊硯,異常驚喜。當時正值大明風雨飄搖之際,內有百姓起義,外有滿人侵犯,冷開誠就以高價買了下來,用以自勉。拿到家後,冷小婉見了愛不釋手,向父親索要。冷開誠沒有給。

再後來,冷小婉得病長眠,冷開誠便把這塊硯給女兒留在了墓中。

溫小飛聽了,真是蕩氣回腸,感慨萬端,看著硯台背後的自己不大認得的銘文,感歎道:“唉,你老爸應該也留個字在上的。”

冷小婉笑了笑,說:“好了,以後我給寫上,現在我們去看看毛筆還能不能用吧,三支都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