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敏:元帥的平民女兒(1 / 3)

朱敏:元帥的平民女兒

文化

作者:張冰冰

【 人物簡介 】:

朱敏原名朱敏書,四川省儀隴縣人,朱德元帥唯一的女兒,1926年4月生於莫斯科,母親是賀治華,未滿周歲時回到四川成都。1940年11月,14歲的她由重慶八路軍辦事處護送到延安。1941年2月,朱敏被送到蘇聯莫斯科第一國際兒童院學習。1949年進入莫斯科列寧師範學院學習。1953年畢業回國,回國後一直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195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至1980年4月,借調到軍事博物館參加有關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文集和回憶錄的編寫工作。1980年後借調到中國駐前蘇聯大使館研究室工作。1986年離休。著有《我的父親——朱德》一書。

“生離”“死別”超越常人的生命之痛

朱敏與爹爹共存的50年生活長河裏,分離的時間遠遠多於團聚的日子。父母之愛,對於14歲以前的朱敏來說是一片空白。

1926年,依照黨組織的安排,朱德和賀治華離開德國,橫渡波羅的海前往蘇聯。朱德進入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求學,將已經臨近預產期的賀治華安置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個農莊。

當年4月,40歲的朱德喜得愛女,女兒的模樣讓他百看不厭。為紀念自己40歲得到這個女兒,朱德為愛女取乳名“四旬”。在這一年他迎來女兒的同時也迎來人生重大轉折——為支持北伐戰爭,中共中央決定從國外抽調一批軍事、政治工作人員回國參戰。女兒沒出世之前,朱德已接到國內通知,這是他自1922年赴德國留學後第一次執行中共中央的命令,第一次將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付諸行動。但是,心愛的小四旬剛滿月,無法忍受漫長路途的顛簸,朱德隻好獨身離別女兒,踏上回國的征程。誰知這一別竟是14個寒暑!

經曆了14年的分別,與父親相見的日子終於到了,朱敏還未來得及細細打量延安風情,遠遠便搜索起爹爹的身影來了。一個站在高高的土墩上的中年男人映入她的眼簾,他穿著八路軍軍裝,腿上打著綁腿,直覺告訴朱敏,“這個人就是爹爹”。她頓時忘記了路途上曾為如何開口叫爹爹的苦惱,脫口而出:“爹爹……爹爹……”朱德也一眼認出了女兒,他跑過來,一把將女兒抱下馬車。原來朱敏還想好了幾句問候爹爹的話,可是在爹爹懷裏她卻隻顧流淚,爹爹用大手抹去她臉上的淚,可不爭氣的眼淚又流了出來,爹爹又抹……

到了爹爹身邊,朱敏親身感受到外表平靜內心熾熱的爹爹一片舐犢情深。“原來以為爹爹忘記了我的模樣,哪知他記得我小時候的事情,還記得我的出生日,陽曆是哪天,陰曆是哪天,清清楚楚。我這時才覺得爹爹想我想得好苦。如果不是為了革命,為了抗日,他說什麼也不會離開我的!”

在爹爹隨身帶的筆記本裏,朱敏看到他一直珍藏著自己剛出生不久在莫斯科郊外草地上的照片,由於年月已久和隨身攜帶,照片已經發黃卷角。“那時,看著自己小時候的傻樣直樂,還體會不到這張小照片寄托著爹爹多少思念”,多年以後,重新回憶這些往事時,朱敏對那張小照片的印象卻日漸加深,因為那裏有爹爹深沉的父愛。

到延安的第3天,毛澤東到朱德的窯洞來串門。朱敏以前在國民黨懸賞圖上見到過毛澤東的畫像,今天突然見到真的毛澤東,便好奇地高聲叫出:“爹爹,毛澤東來了,毛澤東來了……”毛澤東拍拍她的頭說:“才來就給爹爹當通訊員了,不簡單!”朱敏抬頭看著毛澤東,覺得和懸賞圖上有一點差別,那就是眼前的毛澤東嘴下邊有顆黑痣,便天真地問:“你真的是毛澤東嗎?”這下把毛主席給問樂了,他笑嗬嗬地反問:“難道還有假的毛澤東?”毛澤東走後,朱德鄭重地對女兒說:“雖然我比毛伯伯大8歲,但為了表示尊敬,你以後要叫他毛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