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體驗式藝術教育的實踐
毗陵藝譚
作者:沈惠芬
沒有藝術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沒有藝術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藝術素養的兒童是不完整的兒童。秉承這樣的理念,我們開展了體驗式幼兒藝術教育的實踐。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幼兒參與體驗式藝術的樂趣,教師在幼兒體驗式活動中的作用。
一、幼兒藝術教育的目的
幼兒藝術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幼兒感受、理解、表現、鑒賞、創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幼兒情操,發展幼兒智力,促進其自身各種因素的平衡協調,實現個性全麵和諧的發展。
國內幼兒園的幼兒藝術教育薄弱,最為明顯的是城市與農村之間,幼兒藝術教育發展不平衡,其主要製約因素是經濟、觀念上的差異。我園作為一所入學率80%為外來務工子女的普通幼兒園,在對幼兒藝術教育進行思考構想,探討有關幼兒藝術教育麵臨的問題並提供教育發展的基本對策時,我們發現以“幼兒藝術體驗”為核心的全園幼兒普及性幼兒藝術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研究在幼兒教育的探索中極具價值。
二、幼兒體驗式藝術教育的方法
由於我園所處的地理位置是城市街道交界處區,周圍居住的大多數是村拆遷安置的居民及外來務工新市民,來自這些家庭的孩子,沒有城市中心孩子的嬌柔,但具有自然、鄉村的靈氣;來自這些家庭的幼兒家長,文化水平、教育觀念整體沒有城市中心的家長文化水平高、教育觀念新,但他們樸實、自然,渴望藝術的熏陶。為了讓這些幼兒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情,老師們提出:在展現幼兒個性、表露幼兒本性的前提開始,讓他們在開放的活動中鍛煉身體、啟迪智慧。
1.體驗式藝術教育直觀性。為了讓幼兒藝術教育及藝術培養的基礎更紮實,如:排演舞蹈《老師的目光》,我們組織幼兒進小學,看老師的上課、批作業時的情景。利用直觀的方法,我們舉辦了“春之韻”藝術節、“冬之火”運動節,孩子們不僅看到了自己的表演,也欣賞到了同伴的表演。
2.體驗式藝術教育陶冶性。藝術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是一種情感交流,讓幼兒體驗到愉悅,感到舒暢,使藝術教育成為心靈的美術。幼兒在每次的活動過程中,每個孩子的蠟筆畫、水粉畫、簡筆畫都展示了我園“滲透式”藝術教育及藝術培養的成果。
3.體驗式藝術教育遊戲性。通過遊戲引導幼兒體驗、想象、創造,在遊戲和活動中喚起幼兒的藝術興趣,在晨間活動中,我們大膽的對早操進行改進,將藝術與體育結合起來,我們有集體操練、交流性的集體舞;有分組式的遊戲活動。在我園舉行的“慶六一”文藝演出中,孩子們利用紅旗、手鈴、塑料瓶、花環等道具將操藝術化,創造了美好的藝術欣賞氛圍。
三、體驗式藝術教育中教師的專業發展
幼兒教師是多才多藝的,我們對幼兒藝術探究學習中教師的專業發展也進行了研究。首先,教師要樹立科學的兒童觀,要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位幼兒,創設均等的機會,讓每位幼兒都能得到藝術的熏陶和培養。其次,教師既要麵向全體,又要因材施教。
1.藝術教育中教師應有優美高雅的風度。老師在工作中既要談吐從容、文雅不粗俗、舉止優雅大方而不輕浮;又要孜孜以求,學而不厭,掌握淵博的藝術知識,並有高超的藝術技能。為此,我們組織老師成立“多、唻、咪”工作室,專門學習吹奏樂器。老師們經過刻苦的訓練後,拿了小小的長笛、葫蘆絲站在舞台上表演時,給人藝術享受的同時也展示了自身優美高雅的風度。
2.藝術教育中教師應有以身作則的態度。我們要求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應從自身做起,真正為幼兒樹立一個模範的榜樣。在我們的“彩虹“工作室,要幼兒畫出美麗的圖畫,老師課前必須做足準備,大家一起研究、設計創作,請名師指導,利用課餘時間外出學習,老師的一幅幅水粉畫、簡筆畫、油畫等掛滿了彩虹工作室,藝術氛圍的創設給孩子們帶來了創作的靈感,一幅幅漂亮的幼兒畫應運而生。在我們的藝術節上,幾十個孩子在20米長的畫卷上畫出了自己想的畫,展示出了幼兒的水平,這已成為我們幼兒園一道美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