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常遇春歸途卒 開平王勇無雙(2 / 2)

“那我非要出兵呢,鴻暢,你怎麼辦呢。”常遇春接著說道。

“我就告訴我爹和徐叔叔,讓他們不讓你去追。”

“他們都離我們很遠,你一個來回,我們都追到開平去了。”

“這是朱伯伯的玉佩,見此玉佩如見他本人,你們都得聽令。”鴻暢一急之下,拿出了念義給他的玉佩。

眾人看到玉佩,都跪了下來,常遇春不知鴻暢還有這麼一手,暗自笑道,“來人,把鴻暢綁起來。”眾人不敢亂動,常遇春又大喝一聲,鴻暢被綁了起來。

“鴻暢,你可知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嗎?況且,我這裏有你徐叔叔的手諭,讓我見機行事。跟了我幾年,你明白什麼叫做‘見機行事’是吧。”

“師父,這是我爹讓我這麼做的,他讓你不要操之過急,等他到達北平後再做商議。”

“時機不可失。來人把鴻暢綁到馬車上,和大軍一起隨行,副將乙留下,等林將軍和李將軍的到來。”

等念義和李文忠率領的步兵到達北平時,常遇春已經北上追趕元軍了。

“林將軍,李將軍,在下恭候多日。”常遇春的副將乙說道。

“常將軍呢,他在哪兒?”念義說道。

“他去追趕元軍去了,讓我在此等候你們,讓你們後續支援他。”

“不好,要出事了。文忠,我帶領五千人馬留守北平,剩餘士兵由你帶領速速趕去支援。”

常遇春部為了傾覆元軍的巢穴,以便解除元軍對北平的威脅,率軍徑取元上都開平,元順帝逃到應昌府。常遇春部奪取開平,全殲了守城元軍,繳獲車萬輛、馬三萬匹、牛五萬頭。常遇春寫信通知念義,告知等整頓軍務、收拾殘餘後南歸。

“三弟,英勇無雙。”念義接到信自語道。他又給常遇春回信,讓勻速行軍,切勿奔襲。

農曆七月七日(8月9日),常遇春自開平率師南歸,行至柳河川,得暴病卒於軍中,年僅四十歲。念義接到常遇春部的消息後,在城外迎接。本來迎接的是凱旋之師,等待念義的是常遇春那粗獷的擁抱。可這次,一代名將倒下了,隨部而來的隻是一具冰冷的屍體。朱元璋聞喪大為震悼,賜常遇春葬鍾山之下,並親自出奠。

念義房間內。

“二哥,是我害死了三哥。”徐達哭著說道。

“四弟何出此言?”

“如果不是我在臨行前給他手諭,讓他‘見機行事’,他也不可能無視大哥的玉佩,還有二哥你的忠告啊。”

“唉,四弟,不怪你。哪怕是有大哥的聖旨,以四弟的性格,也不會遵命的。”

深夜。

咚咚咚,咚咚咚。

“門外是誰?”

“爹,是我,鴻暢。我能進來嗎?”

“進來吧。”

“這孩子,眼睛怎麼腫成這樣了。”明月看到鴻暢後,心疼地說道。

“娘,是我沒保護好師父。”

“好孩子,不是你的錯。”明月哽咽著說道。

“爹,都是孩兒的錯。”鴻暢說著,就跪到在念義的麵前,明月怎麼拉也拉不起來。

“念義哥,無論什麼事,先讓鴻暢起來吧。”明月向念義說道,她知道念義不說話,孩子是不敢起來的。

“孩子,先起來吧,你還小,爹怎麼會怪你呢。”念義邊扶起鴻暢,邊說道。

“謝謝爹。”

“鴻暢,你把離開我們後,直到後來你師父不在期間的事情給我說一下。”

鴻暢就把一路的情況給念義說了一遍,重點說了他的師父(常遇春)去追趕元軍時候的情景。

“孩子,這不能怪你。”念義安慰鴻暢說道。

常遇春出身於貧苦農民之家,青少年時期,不甘心於老死田間,因而隨人習練武術。家貧,無力支付學費,就以多出力幹些勤雜工換取學習機會。到長大成人之後,常遇春體貌奇偉,身高臂長,力大過人,學武有成,精於騎射,各種兵器都能使用。一生取得輝煌的戰績,鏖戰衢州、大戰九華山、大破陳友諒、攻取元大都,位列明朝開國功臣第二位。常遇春死後,朱元璋念義功高,追封為“開平王”,封子常茂為鄭國公,歲祿二千石。後來常茂隸宋國公馮勝北征納哈出,不奉約束,被削爵,安置在廣西龍州;別封次子常升為開國公。建文末,以抗靖難師安置雲南臨安(今雲南建水),憂死。大女兒嫁與朱標,小女兒嫁於林鴻暢。

明朝戰將的雙子星座,隨著常遇春的逝去,隻剩徐達散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