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伯溫辭官還鄉 追尋清淨時光(1 / 2)

念義護送著常遇春的遺體從北平到達南京後,就一直呆在應天的院裏。因為沒有公事,難得的一片清淨。大兒子鴻暢留在徐達身邊,繼續學習戰略、軍事軍法。徐達四處征戰,從北平訓練士卒,修繕城池,山西練兵,遠征邊疆,後又戍守邊防。直到1376年徐達回京後,念義才回到應天,與父母相聚。

洪武四年(1371年),劉基上奏還歸家鄉,臨行前來到念義家中,與念義一敘。

“爹,師父來咱家了。”鴻遠跑到書房,喊道。

“這孩子,慌慌張張的。”明月看著大口喘氣的鴻遠,忙著給他擦汗。念義則放下書,出門迎接。

“先生,念義有失遠迎,失敬。”劉伯溫說道。

“念義,這次來的匆忙,沒有提前告知,請見諒。”劉伯溫說道。

“先生,念義哥,趕快進屋吧。”明月說道。進屋後,明月為他們沏了茶,又端上了一些甜點。她知道劉伯溫有話要和念義說,就帶著鴻遠到其他屋裏去了。

“伯溫兄,此次前來,定是有事給我說。”

“一切都瞞不過念義的眼睛。此次前來和你聊一些事情,順便作個告別。”

“告別,此話怎講?”

“我已經向陛下申請,準備告老還鄉。”

“去年,陛下授你為弘文館學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又授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為何今日著急離去?”

“念義,你以為這些虛名能綁住我嗎?”

“先生高風亮節,定然不會為這些所困。”

“正月李善長致仕,陛下找我談話多次,讓我做丞相一職。”

“那先生是怎麼回答大哥的?”

“我拒絕了。”

“這是為何?”

“你還不知道我,太嫉惡如仇,又不耐煩處理繁雜事務,所以隻能拒絕了。”

“那大哥是如何說的。”

“他一再請求,我還是婉拒了。”

“這或許就是伯溫兄辭行的原因吧。”

“還是念義你懂得其中的道理,這些話我也隻能和你講一講了。都怪我,當時陛下提了楊憲、汪廣洋,我卻一口否定他們不是合適的人選。”

“先生,朝堂之上,切勿直接了當;與君談話,切記推心置腹啊。”

“這些事,我都懂,但是當時就是為了朝廷著想,所以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說。當是陛下說在他心中我是最合適的人選的時候,我就明白,我說太多了。”

“那先生,就選擇辭官還鄉,為大哥尋找人才吧。”

“隻能如此。”

“現在官場,不比以前,以先生的性格,還是早日離開的好,比呆在這裏好多了。”

“英雄所見略同。”

“那鴻遠呢,你帶著他去,還是留在我這兒?”

“這就是我此次來的另外一個目的,想谘詢一下你和明月的意見。”

“鴻遠向先生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就煩請先生帶著他去,可指導他。”

“那明月放心嗎?”

“我想,有先生帶著,我們夫妻是很放心的,隻要先生不要嫌煩就行。”

“哪裏哪裏,這孩子天資聰穎,我這一生的本領,有這麼一個弟子傳承,我也無憾。”

“先生過獎了。”

“對了,鴻暢那孩子,現在還好吧,應該成長不少吧。”

“是啊,那孩子,自從三弟去世後,性格變化了很多,現在跟著四弟四處征戰,磨練了他。就因為這事,明月還怪我,說我太狠心,讓那麼小的孩子就獨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