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混搭”策略
運營
作者:鄭函
時隔兩年,春秋航空的上市計劃再度起航。
今年2月初,證監會公布了新一批擬上市的企業名單,春秋航空正處於“落實反饋意見中”的階段。如果上市成功,他們將成為繼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和海南航空之後第五家登陸A股的航空公司。
春秋航空的控股母公司是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由春秋航空的董事長王正華在1981創建,除了旅遊和航空之外,業務還包括會議、展覽、商務、因私出入境、體育賽事等行業。
春秋賴以起步的旅遊業務已經經營了30年,一直是民營旅遊的龍頭老大,旅遊業通常與服務供應商會有較長的付款周期,而旅行團又可以預收團費,所以現金流豐沛,基本無需外部資金注入。此外分布在各地區的門店也以租賃為主,春秋旅遊整個的投入較小,目前最大的投入便是在上海建造春秋大樓,所以春秋旅遊並沒有整體上市的必要。此次搶灘A股是對資金需求最迫切的航空業務單獨進行IPO。
航空業屬於高資產高負債行業,資金大多需要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融資渠道籌措,通過IPO融資無疑是成本最低的融資方式。已在A股上市的四家航空公司都通過資本市場增發募集到了資金,降低負債率的同時為建設機隊做好準備。春秋航空目前主要還是依靠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但有數據表明春秋航空的負債率還是低於已上市的四家航空公司。
早在2006年花旗銀行曾經為春秋航空做過一份上市計劃,當時春秋航空的估值就已達到80億元。而彼時正在花旗銀行擔任亞太總部航空板塊主管的劉浩然,現在正是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的CFO。
“春秋航空在整個集團盈利中占有最大份額,作為集團盈利的動力來源,春秋集團非常重視航空的長遠發展。”劉浩然介紹,航空是資本密集型行業,對資金的需求很大。航空公司在運營初期,通常以經營租賃為主。經營租賃靈活性大,周期短,租金少,可以隨著市場的變化而選擇租用飛機數量的多少,進而降低成本。與之相應的融資租賃則具有資本性,飛機最後歸屬於航空公司,付出的總額則相當於進行了一次貸款。從2009年起春秋開始有自己的飛機,現在機隊中1/3的飛機采用融資租賃,其他采用經營租賃。春秋航空的計劃是希望到2015年的機隊規模達到80架,當然這需要更多的資金和融資渠道。
國際化視野
接受采訪時,記者注意到劉浩然的領帶圖案是由一架架小飛機組成,這對於在航空業工作多年的他來說再合適不過。從香港大學畢業後劉浩然先後供職於香港東亞銀行、國泰航空公司、柏克布朗(前名百達)公司、麥格裏銀行和花旗銀行亞太總部航空板塊。
2004年春秋旅遊正在籌組航空公司,花旗銀行對春秋航空的前景非常看好,密切關注其發展並成為其財務顧問,在此期間春秋董事長王正華就曾給劉浩然拋出過橄欖枝。但劉浩然離開花旗後選擇來到北京幫助工商銀行發展飛機租賃業務,在國際化的職業曆練中,劉浩然一直負責處理亞洲地區不同產業的跨境融資,同時領導在中國開發國內及跨國性租賃產品。在擔任工銀租賃董事總經理及航空金融事業部主管三年多期間,劉浩然創造了不少行業第一,如中國租賃公司第一次獲得國際航空融資大獎及領導創作國內保稅租賃結構等。
王正華期待春秋旅遊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實現國際化,不僅是為中國的遊客提供出境旅遊,同時還要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建立站點,帶國外的遊客到中國來旅遊。而國際化的進程中對具備國際化視野人才需求是最為強烈的。在王正華的再次力邀下,2011年9月劉浩然成為了春秋旅遊的首席財務官。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春秋發展國際化業務,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成立合資公司需要與當地的廠商、供應商合作談判,過去春秋在這方麵的經驗較少。“春秋看重了我的經驗與人脈,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春秋更邁進一步。”
低風險管控目標
風險與內部管理也是劉浩然的工作重點,他說,“在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一些此前沒有處理的遺留問題需要進一步厘清以適應公司目前的發展階段。”幫助整個集團管理提升台階需要全麵的風險管理、預算管理、內控管理等方麵的建設,這對身為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的劉浩然來講是基本功。“春秋從3000元起家,發展成為今天100億元營業額的企業,每個板塊都有其成熟的運作體係和財務總監,我現在要做的是站在集團的高度,將其向高、向外、向前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