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坐標係
運營
作者:鄭函
在即將結束的倫敦奧運會中,作為體育平媒行業龍頭老大的體壇傳媒集團投入了大量資源對賽事進行報道,包括近60人的采編報道隊伍和近千萬元的資金。
體壇傳媒集團目前的架構是以《體壇周報》為旗艦的一報十刊,一個網站和一個移動媒體。家喻戶曉的體壇周報是體壇傳媒的旗艦報刊,前身是湖南體委的機關報,從1988年創刊伊始,便完全在市場環境中自謀生存,在事業單位的外殼下完全的市場化的運作,這使《體壇周報》早已實現自收自支。2011年11月,體壇周報社在完成轉企改製的基礎上又實現了股份製改造,為未來的上市之路打下基礎。
作為體壇傳媒集團的CFO,在財務領域已經遊弋了20多年的劉明認為,無論是企業管理還是個人職業生涯的經營,都像體育賽事一樣,需要縱橫之術。
上市衝刺
2006年南非媒體集團MIH入股體壇,需要委派CFO進入企業監管整體財務,當時正擔任源訊中國區首席財務官的劉明接到MIH的邀請,出於對體壇傳媒品牌的認可和對自身職業道路的考慮,接受了這個機會。2011年初隨著體壇周報社整體改製的進行,他又從外資委派的CFO徹底轉變為集團的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主管集團的財務、會計、審計、稅務、內部風險控製及上市財務規範化等工作。
根據股份製公司改製的要求,股份公司在經曆改製後三年的輔導期後才具有上市資格,到2014年將采編、發行、廣告業務三位一體打包,在A股上市是體壇傳媒的目標。於2006年加入公司的劉明當下最主要的任務是在未來三年的輔導期內,以上市公司的標準督導公司的財務工作。
改製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從一個事業單位改製為有限責任公司,再改造為股份有限公司,然後按照上市披露要求,從而一步步將上市公司作為目標,來完成企業內部所有方麵的升級改造。劉明介紹,所有財務、會計、稅務、審計、投資、公司上市財務架構的搭建等事務都由CFO負責,這些工作的宏觀控製與精細操作相輔相成的配合程度可想而知。
與劉明十幾年前操作上市的經曆相比,現在公司上市的製度從法律法規的監管等方麵更加完善、更加透明,從政府推動企業上市分配上市指標,到企業主動謀求上市,環境大為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明表示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盡管整體思路沒有變化,但方向和程序上都不盡相同,劉明不斷與上市的發行人、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谘詢機構保持密切接觸,共同做好企業內部的督導。“一個公司上市所麵臨的問題大多都在財務方麵,這就使矛盾都集中在CFO身上。”劉明認為這是一種新的挑戰,十幾年前的經驗不能應用在當下,與更多業內人士的橫向溝通交流非常重要。
劉明的財務團隊中包括一位財務經理和一位會計經理,財務經理負責審批、審核、預算執行、內控等,會計經理負責集團的整體會計結算、報表合並,在其下完整的財務體係中,廣告、分公司、稿費等具體的業務收支板塊都有專門的會計負責,每個子公司均設有財務部,而作為CFO的劉明則處在這個體係的頂端,監控著整個體係與結構順暢運行。“整體的財務係統已經在多年發展中基本健康地建立,現在要保證財務係統的正常運行,向著上市的目標優化升級。”
“上市既可以擴大體壇傳媒的影響力,也可以讓公司更規範、更透明,對於CFO來說也是輝煌時刻,做為CFO也期盼著這一天。”但是劉明強調並非為了上市而上市,內部管理上的完善是始終在進行的。